【经验谈】跨校一志愿上岸!23华工区域经济学J学长详细备考经验...




2023-06-12 21:03:13
作者:gong2022
0


原标题:【经验谈】跨校一志愿上岸!23华工区域经济学j学长详细备考经验分享!




学长介绍

前话:23考研的旅途在三月27日就已经结束了,虽已过去将近半个月,并且已经收到研招网发送的一志愿拟录取通知,但回想起来还是感觉不真实,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就考上了,所以总是时不时会登进招生系统再看一遍复试的最终成绩,反复确认自己是华工的准研究生了。



初试成绩:政治:70+,英一:70+,数三:120+,832经济学(含宏观、微观):100+,初试总分:370+。

考研准备

科是武汉某211,经济学本专业,本科成绩在班上中等,拿不到保研资格。从大二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法保研,也不想直接工作,想再提升一下学历,因此决定考研。确定自己要考研之后,我在大二就把能修的课尽量修完了,以便考研这一年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复习。

整年备考规划

数三:

数学是我最担心的科目,大学期间的数学类科目(高数、线代、概统)都没有上过80分,害怕自己数学会拖后腿。天赋不够,努力来凑,我是从2月份开学之后开始复习数学,学习时间保持在每天6小时以上。

基础阶段:2月-5月:感觉自己基础太差,之前学的高数知识基本忘记了,因此选择从零开始,听的考研的基础课,配套做1800的基础部分,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熟悉知识点,对要考的知识点的整体框架有个初步把握,并且通过做基础题找找做题手感,对于做不出来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我都过掉了,留到强化阶段再做。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个人感觉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听课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笔记。

强化阶段:6月-9月:这一阶段,三门科目我跟的三个不同老师,高数跟的是考研的强化课,用他的高数配套讲义,刷题主要是配套的严选题,做题快的可以继续做1800强化习题和660。别看严选题很薄,题量少,但是题目质量都非常高,有难题,感觉与真题的适配度比较高,所以一定要认认真真做每一道,不会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弄懂,b站有up主讲解严选题,考研老师自己也会出讲解课,要把相应的资源利用起来。题不在多,重在质量,把做过的弄懂、弄透,就可以了。

冲刺阶段:10月-12月:这一阶段主要就是限时三小时刷题了,在大量刷题的过程中查缺补漏。首先刷历年真题,保持两天一套的速度,一天刷题,一天整理。然后刷各种模拟卷,李林6套卷和四套卷,合工大共创卷和超越卷,难度更高的可以刷考研八套卷和李正元模拟卷。不要太在意自己每一套模拟卷的分数,把重心放在查缺补漏上,这个时候已经是复习大后期了,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尤为重要。

专业课:

华工的经济学考研初试是832,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整体难度不大,参考书目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相信多数学校的本科教材都不是这两本,所以要做好从头学起的心理准备。我7月份才确定报考华工,所以留给我的时间相当紧张了。首先是按照考纲,跟着视频讲解课把这两本宏微观教材从头到尾过一遍,了解书的整体框架和脉络。然后是强化阶段,旨在深化理解和记忆,这一阶段我用的蓝宝书,蓝宝书将华工经济学考的宏微观知识点按照考试重点进行了划分,对每一章的重点都进行了标注和提示,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自己整理的时间。我还配套使用了圣才的辅导书,复习完蓝宝书的每一章后便做圣才里的习题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蓝宝书还收录了华工经济学历年真题及其答案,也可以在这一时期根据章节来做。到了10月份,可以开始集中花时间背诵知识点,每天背诵两小时以上。华工的初试考题重复率极高,特别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因此一定要熟背蓝宝书上的真题答案。我个人是背了两遍知识点和真题。考前,我结合蓝宝书的重点知识和模拟题进行模拟考试,限时三小时,目的在于适应华工真题的题型,把握自己答题的节奏,多写,训练写字速度。我相信,只要充分利用蓝宝书和其他教辅资源,华工初试拿下高分完全不在话下。



英一:

英语学科重在平时的积累。其中,单词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我充分利用日常吃饭等碎片化时间在不背单词app上背单词,滚动背诵,反复记忆。关注一些日常分享新颖语法的公众号,例如经济学人精读,每日积累一个好词好句,日积月累下来,到后期写作文时就能够帮上大忙。我是从暑假开始做英语真题的,一刷每日精读两篇阅读,看不懂的句子可以看田静老师的阅读讲解课,整理生词和长难句。完历年阅读后,再集中刷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根据做题感觉,一天三四篇。

十月份之前一刷结束,根据自己时间二刷,跟进翻译和作文训练。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来学习作文写作,我看的是考研老师,通过看她的课形成自己的作文写作框架和模板,这时候前期积累的素材就派上用场了。一刷时可以留出近三年真题,待二刷时进行限时模拟训练。真题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但不能盲目做真题,需要在量的训练中积累新词汇新句子,并最终发现答案选择的规律和套路。

政治:

考研政治属于时政很强的科目,因此可以较晚开始,越临近考试,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因此需要安排好四个科目的学习时间,数学、英语和专业课在前面一定要抓紧时间,打好基础,努力拔高。我是从9月份开始看考研的强化班,跟着划了一遍核心考案,并不需要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背,重点是清楚考研政治考的是什么,特别是马原部分,哲学和政经部分自己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考研老师把这些内容讲解的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看网课时,一刷1000题,整理错题。然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看一些考研的技巧班,选择题部分根据自己弱点看,主要学习考研简答题的审题技巧和“点默析”法。10月底开始背诵考研的冲刺手册,搭配音频带背,效果更佳。我自己是把1000题二刷,把冲刺手册上部分滚动背了三遍,下部分背了考研划的重点。模拟卷的做题顺序是肖八、腿四、肖四,我刷题速度比较快,所以还做了米六、徐六,通过大量刷题,补充冲刺手册上没有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简答题直接背诵肖四或者考研的冲刺讲义,二选一,我选的是考研的冲刺讲义和最终押的十道题,几乎全押对了。



学长笔记



参考书籍

复试备考经验

今年是疫情三年来首次恢复线下复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华工的初试成绩会直接公布排位,按照1:1.2的复试比例,能够第一时间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并着手开始准备。按照惯例,今年华工经济学院2月21号公布初试成绩,3月18号公布复试通知和复试名单,6天后即3月24日开始复试,27日公布复试结果,当天进行体检并确定导师。每一年的具体时间可能早或晚一天,但总体来说华工的复试流程遵循传统,按部就班,不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动,安心复习即可。

笔试考的是972经济学综合,包括金融市场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所用教材版本如下。学硕专业用同一张卷子。由于是恢复线下的第一年,所以笔试难度不大,满分100分,9道简答,没有计算。972三门课程在本科阶段都有开设,如果之前修过这三门课,那么备考起来会轻松许多。

面试分为两部分: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5min+综合素质面试15min,需要做5分钟ppt,内容包括:个人简介、学习工作经历、各类获奖情况、毕业论文选题及摘要、科研实践经历和成果等。两部分在实际面试时同时进行,总计时20分钟。复试时的老师都很友善,会提示让先讲ppt,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开始复试,慢慢进入状态,更不会那么紧张。因此我复试时很神奇地一点也不紧张,就跟日常的聊天一样。讲完ppt之后,现场随机抽取两道英语口语问题,限时五分钟回答,不用担心,问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准备到。例如我抽到的是:本科学过哪些课程,对读研有何帮助?为什么选择华南理工读研?之后进入10分钟专业面试环


节,抽取两道专业课问题回答,剩下的时间考官针对ppt内容、专业课问题进行自由提问和交流。整体下来,与老师沟通过程中保持自信、从容,回答问题有条理,不会的问题勇敢承认,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不懂装。并且,老师真正关注的不是回答的具体内容怎样,而是你对于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角度。做到以上几点,最后上岸的,一定就是你啦!!!

???♀?-扫码咨询答疑进24交流群-

学长介绍

前话:23考研的旅途在三月27日就已经结束了,虽已过去将近半个月,并且已经收到研招网发送的一志愿拟录取通知,但回想起来还是感觉不真实,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就考上了,所以总是时不时会登进招生系统再看一遍复试的最终成绩,反复确认自己是华工的准研究生了。

初试成绩:政治:70+,英一:70+,数三:120+,832经济学(含宏观、微观):100+,初试总分:370+。

考研准备

科是武汉某211,经济学本专业,本科成绩在班上中等,拿不到保研资格。从大二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法保研,也不想直接工作,想再提升一下学历,因此决定考研。确定自己要考研之后,我在大二就把能修的课尽量修完了,以便考研这一年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复习。

整年备考规划

数三:

数学是我最担心的科目,大学期间的数学类科目(高数、线代、概统)都没有上过80分,害怕自己数学会拖后腿。天赋不够,努力来凑,我是从2月份开学之后开始复习数学,学习时间保持在每天6小时以上。

基础阶段:2月-5月:感觉自己基础太差,之前学的高数知识基本忘记了,因此选择从零开始,听的考研的基础课,配套做1800的基础部分,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熟悉知识点,对要考的知识点的整体框架有个初步把握,并且通过做基础题找找做题手感,对于做不出来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我都过掉了,留到强化阶段再做。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个人感觉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听课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笔记。

强化阶段:6月-9月:这一阶段,三门科目我跟的三个不同老师,高数跟的是考研的强化课,用他的高数配套讲义,刷题主要是配套的严选题,做题快的可以继续做1800强化习题和660。别看严选题很薄,题量少,但是题目质量都非常高,有难题,感觉与真题的适配度比较高,所以一定要认认真真做每一道,不会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弄懂,b站有up主讲解严选题,考研老师自己也会出讲解课,要把相应的资源利用起来。题不在多,重在质量,把做过的弄懂、弄透,就可以了。

冲刺阶段:10月-12月:这一阶段主要就是限时三小时刷题了,在大量刷题的过程中查缺补漏。首先刷历年真题,保持两天一套的速度,一天刷题,一天整理。然后刷各种模拟卷,李林6套卷和四套卷,合工大共创卷和超越卷,难度更高的可以刷考研八套卷和李正元模拟卷。不要太在意自己每一套模拟卷的分数,把重心放在查缺补漏上,这个时候已经是复习大后期了,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尤为重要。

专业课:

华工的经济学考研初试是832,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整体难度不大,参考书目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相信多数学校的本科教材都不是这两本,所以要做好从头学起的心理准备。我7月份才确定报考华工,所以留给我的时间相当紧张了。首先是按照考纲,跟着视频讲解课把这两本宏微观教材从头到尾过一遍,了解书的整体框架和脉络。然后是强化阶段,旨在深化理解和记忆,这一阶段我用的蓝宝书,蓝宝书将华工经济学考的宏微观知识点按照考试重点进行了划分,对每一章的重点都进行了标注和提示,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自己整理的时间。我还配套使用了圣才的辅导书,复习完蓝宝书的每一章后便做圣才里的习题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蓝宝书还收录了华工经济学历年真题及其答案,也可以在这一时期根据章节来做。到了10月份,可以开始集中花时间背诵知识点,每天背诵两小时以上。华工的初试考题重复率极高,特别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因此一定要熟背蓝宝书上的真题答案。我个人是背了两遍知识点和真题。考前,我结合蓝宝书的重点知识和模拟题进行模拟考试,限时三小时,目的在于适应华工真题的题型,把握自己答题的节奏,多写,训练写字速度。我相信,只要充分利用蓝宝书和其他教辅资源,华工初试拿下高分完全不在话下。

英一:

英语学科重在平时的积累。其中,单词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我充分利用日常吃饭等碎片化时间在不背单词app上背单词,滚动背诵,反复记忆。关注一些日常分享新颖语法的公众号,例如经济学人精读,每日积累一个好词好句,日积月累下来,到后期写作文时就能够帮上大忙。我是从暑假开始做英语真题的,一刷每日精读两篇阅读,看不懂的句子可以看田静老师的阅读讲解课,整理生词和长难句。完历年阅读后,再集中刷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根据做题感觉,一天三四篇。

十月份之前一刷结束,根据自己时间二刷,跟进翻译和作文训练。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来学习作文写作,我看的是考研老师,通过看她的课形成自己的作文写作框架和模板,这时候前期积累的素材就派上用场了。一刷时可以留出近三年真题,待二刷时进行限时模拟训练。真题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但不能盲目做真题,需要在量的训练中积累新词汇新句子,并最终发现答案选择的规律和套路。

政治:

考研政治属于时政很强的科目,因此可以较晚开始,越临近考试,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因此需要安排好四个科目的学习时间,数学、英语和专业课在前面一定要抓紧时间,打好基础,努力拔高。我是从9月份开始看考研的强化班,跟着划了一遍核心考案,并不需要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背,重点是清楚考研政治考的是什么,特别是马原部分,哲学和政经部分自己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考研老师把这些内容讲解的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看网课时,一刷1000题,整理错题。然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看一些考研的技巧班,选择题部分根据自己弱点看,主要学习考研简答题的审题技巧和“点默析”法。10月底开始背诵考研的冲刺手册,搭配音频带背,效果更佳。我自己是把1000题二刷,把冲刺手册上部分滚动背了三遍,下部分背了考研划的重点。模拟卷的做题顺序是肖八、腿四、肖四,我刷题速度比较快,所以还做了米六、徐六,通过大量刷题,补充冲刺手册上没有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简答题直接背诵肖四或者考研的冲刺讲义,二选一,我选的是考研的冲刺讲义和最终押的十道题,几乎全押对了。

学长笔记

参考书籍

复试备考经验

今年是疫情三年来首次恢复线下复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华工的初试成绩会直接公布排位,按照1:1.2的复试比例,能够第一时间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并着手开始准备。按照惯例,今年华工经济学院2月21号公布初试成绩,3月18号公布复试通知和复试名单,6天后即3月24日开始复试,27日公布复试结果,当天进行体检并确定导师。每一年的具体时间可能早或晚一天,但总体来说华工的复试流程遵循传统,按部就班,不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动,安心复习即可。

笔试考的是972经济学综合,包括金融市场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所用教材版本如下。学硕专业用同一张卷子。由于是恢复线下的第一年,所以笔试难度不大,满分100分,9道简答,没有计算。972三门课程在本科阶段都有开设,如果之前修过这三门课,那么备考起来会轻松许多。

面试分为两部分: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5min+综合素质面试15min,需要做5分钟ppt,内容包括:个人简介、学习工作经历、各类获奖情况、毕业论文选题及摘要、科研实践经历和成果等。两部分在实际面试时同时进行,总计时20分钟。复试时的老师都很友善,会提示让先讲ppt,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开始复试,慢慢进入状态,更不会那么紧张。因此我复试时很神奇地一点也不紧张,就跟日常的聊天一样。讲完ppt之后,现场随机抽取两道英语口语问题,限时五分钟回答,不用担心,问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准备到。例如我抽到的是:本科学过哪些课程,对读研有何帮助?为什么选择华南理工读研?之后进入10分钟专业面试环节,抽取两道专业课问题回答,剩下的时间考官针对ppt内容、专业课问题进行自由提问和交流。整体下来,与老师沟通过程中保持自信、从容,回答问题有条理,不会的问题勇敢承认,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不懂装。并且,老师真正关注的不是回答的具体内容怎样,而是你对于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角度。做到以上几点,最后上岸的,一定就是你啦!!!

???♀?-扫码咨询答疑进24交流群-

学长介绍

前话:23考研的旅途在三月27日就已经结束了,虽已过去将近半个月,并且已经收到研招网发送的一志愿拟录取通知,但回想起来还是感觉不真实,不敢相信自己怎么就考上了,所以总是时不时会登进招生系统再看一遍复试的最终成绩,反复确认自己是华工的准研究生了。

初试成绩:政治:70+,英一:70+,数三:120+,832经济学(含宏观、微观):100+,初试总分:370+。

考研准备

科是武汉某211,经济学本专业,本科成绩在班上中等,拿不到保研资格。从大二开始意识到自己没法保研,也不想直接工作,想再提升一下学历,因此决定考研。确定自己要考研之后,我在大二就把能修的课尽量修完了,以便考研这一年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复习。

整年备考规划

数三:

数学是我最担心的科目,大学期间的数学类科目(高数、线代、概统)都没有上过80分,害怕自己数学会拖后腿。天赋不够,努力来凑,我是从2月份开学之后开始复习数学,学习时间保持在每天6小时以上。

基础阶段:2月-5月:感觉自己基础太差,之前学的高数知识基本忘记了,因此选择从零开始,听的考研的基础课,配套做1800的基础部分,这个阶段主要就是熟悉知识点,对要考的知识点的整体框架有个初步把握,并且通过做基础题找找做题手感,对于做不出来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我都过掉了,留到强化阶段再做。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来说,个人感觉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听课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好笔记。

强化阶段:6月-9月:这一阶段,三门科目我跟的三个不同老师,高数跟的是考研的强化课,用他的高数配套讲义,刷题主要是配套的严选题,做题快的可以继续做1800强化习题和660。别看严选题很薄,题量少,但是题目质量都非常高,有难题,感觉与真题的适配度比较高,所以一定要认认真真做每一道,不会也没关系,但是一定要弄懂,b站有up主讲解严选题,考研老师自己也会出讲解课,要把相应的资源利用起来。题不在多,重在质量,把做过的弄懂、弄透,就可以了。

冲刺阶段:10月-12月:这一阶段主要就是限时三小时刷题了,在大量刷题的过程中查缺补漏。首先刷历年真题,保持两天一套的速度,一天刷题,一天整理。然后刷各种模拟卷,李林6套卷和四套卷,合工大共创卷和超越卷,难度更高的可以刷考研八套卷和李正元模拟卷。不要太在意自己每一套模拟卷的分数,把重心放在查缺补漏上,这个时候已经是复习大后期了,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尤为重要。

专业课:

华工的经济学考研初试是832,题型分为: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整体难度不大,参考书目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相信多数学校的本科教材都不是这两本,所以要做好从头学起的心理准备。我7月份才确定报考华工,所以留给我的时间相当紧张了。首先是按照考纲,跟着视频讲解课把这两本宏微观教材从头到尾过一遍,了解书的整体框架和脉络。然后是强化阶段,旨在深化理解和记忆,这一阶段我用的蓝宝书,蓝宝书将华工经济学考的宏微观知识点按照考试重点进行了划分,对每一章的重点都进行了标注和提示,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节省了自己整理的时间。我还配套使用了圣才的辅导书,复习完蓝宝书的每一章后便做圣才里的习题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蓝宝书还收录了华工经济学历年真题及其答案,也可以在这一时期根据章节来做。到了10月份,可以开始集中花时间背诵知识点,每天背诵两小时以上。华工的初试考题重复率极高,特别是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因此一定要熟背蓝宝书上的真题答案。我个人是背了两遍知识点和真题。考前,我结合蓝宝书的重点知识和模拟题进行模拟考试,限时三小时,目的在于适应华工真题的题型,把握自己答题的节奏,多写,训练写字速度。我相信,只要充分利用蓝宝书和其他教辅资源,华工初试拿下高分完全不在话下。



英一:

英语学科重在平时的积累。其中,单词是核心中的核心,因此我充分利用日常吃饭等碎片化时间在不背单词app上背单词,滚动背诵,反复记忆。关注一些日常分享新颖语法的公众号,例如经济学人精读,每日积累一个好词好句,日积月累下来,到后期写作文时就能够帮上大忙。我是从暑假开始做英语真题的,一刷每日精读两篇阅读,看不懂的句子可以看田静老师的阅读讲解课,整理生词和长难句。完历年阅读后,再集中刷完形填空和新题型,根据做题感觉,一天三四篇。

十月份之前一刷结束,根据自己时间二刷,跟进翻译和作文训练。可以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老师来学习作文写作,我看的是考研老师,通过看她的课形成自己的作文写作框架和模板,这时候前期积累的素材就派上用场了。一刷时可以留出近三年真题,待二刷时进行限时模拟训练。真题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学习资料,但不能盲目做真题,需要在量的训练中积累新词汇新句子,并最终发现答案选择的规律和套路。

政治:

考研政治属于时政很强的科目,因此可以较晚开始,越临近考试,需要花费的时间就越多,因此需要安排好四个科目的学习时间,数学、英语和专业课在前面一定要抓紧时间,打好基础,努力拔高。我是从9月份开始看考研的强化班,跟着划了一遍核心考案,并不需要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背,重点是清楚考研政治考的是什么,特别是马原部分,哲学和政经部分自己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但考研老师把这些内容讲解的很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看网课时,一刷1000题,整理错题。然后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看一些考研的技巧班,选择题部分根据自己弱点看,主要学习考研简答题的审题技巧和“点默析”法。10月底开始背诵考研的冲刺手册,搭配音频带背,效果更佳。我自己是把1000题二刷,把冲刺手册上部分滚动背了三遍,下部分背了考研划的重点。模拟卷的做题顺序是肖八、腿四、肖四,我刷题速度比较快,所以还做了米六、徐六,通过大量刷题,补充冲刺手册上没有的知识,扩充知识储备。简答题直接背诵肖四或者考研的冲刺讲义,二选一,我选的是考研的冲刺讲义和最终押的十道题,几乎全押对了。



学长笔记









参考书籍

复试备考经验

今年是疫情三年来首次恢复线下复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华工的初试成绩会直接公布排位,按照1:1.2的复试比例,能够第一时间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并着手开始准备。按照惯例,今年华工经济学院2月21号公布初试成绩,3月18号公布复试通知和复试名单,6天后即3月24日开始复试,27日公布复试结果,当天进行体检并确定导师。每一年的具体时间可能早或晚一天,但总体来说华工的复试流程遵循传统,按部就班,不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动,安心复习即可。

笔试考的是972经济学综合,包括金融市场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所用教材版本如下。学硕专业用同一张卷子。由于是恢复线下的第一年,所以笔试难度不大,满分100分,9道简答,没有计算。972三门课程在本科阶段都有开设,如果之前修过这三门课,那么备考起来会轻松许多。

面试分为两部分:英语听力和口语测试5min+综合素质面试15min,需要做5分钟ppt,内容包括:个人简介、学习工作经历、各类获奖情况、毕业论文选题及摘要、科研实践经历和成果等。两部分在实际面试时同时进行,总计时20分钟。复试时的老师都很友善,会提示让先讲ppt,从自己熟悉的东西开始复试,慢慢进入状态,更不会那么紧张。因此我复试时很神奇地一点也不紧张,就跟日常的聊天一样。讲完ppt之后,现场随机抽取两道英语口语问题,限时五分钟回答,不用担心,问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问题,很容易就能准备到。例如我抽到的是:本科学过哪些课程,对读研有何帮助?为什么选择华南理工读研?之后进入10分钟专业面试环节,抽取两道专业课问题回答,剩下的时间考官针对ppt内容、专业课问题进行自由提问和交流。整体下来,与老师沟通过程中保持自信、从容,回答问题有条理,不会的问题勇敢承认,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要不懂装。并且,老师真正关注的不是回答的具体内容怎样,而是你对于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角度。做到以上几点,最后上岸的,一定就是你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