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这个“学霸班”火了全班19人,考研上线19人,真牛...




2023-04-01 09:40:01
作者:gong2022
0
全班19人,上线19人,山理工的万哲先数学实验班,火了!考研上线率100%!这到底是什么“神仙”班级?
/ 班级简介 /
万哲先数学实验班成立于2013年,始终以“拔尖人才”培养为根本要务,通过专业提升、暑期学校、素质拓展、导师团队、名师名课等特色形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历届实验班考研录取率均保持在80%以上,在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一等奖突破8项的基础上,今年考研成绩更是喜人,取得历史性突破。
创新,敢为人先
“实验班采用的是以淘汰制为主、自主退出为辅的机制。”数学系主任孙文华说,自2013年万哲先实验班创立以来,作为数学系主任兼实验班班主任,他一直主要负责实验班的管理及教学。2016级实验班组成之初,共有23人,经过多次测试筛选,最终只余19人。
由于班内的同学来自学院的不同专业,教学方向各有不同,老师在课程设计上颇为用心,希望每门课程都能为同学们的提升提供跳板。学院除开设高等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等基础课程的拔高课之外,还拓展代数学、运筹学、图形图像、数值计算等专业方向课程,礼仪、心理疏导等课程也在课程设计名单之上。“本想这学期为他们提供雅思、托福等英语方向的选修课,受疫情影响未能如愿进行。”孙文华有些惋惜。在2016级实验班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他还想将更多知识装进同学们的“行囊”。
为鼓励实验班同学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万哲先院士在“万承珪、周维金”奖学金的基础上,2017年又慷慨捐资100万元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万哲先院士奖学金。来自2016级实验班的郑胜彬、李广慧、刘亚娟、高普荣等同学获得第一届万哲先院士奖学金,并于2018年12月22日,作为代表赴北京,拜访万哲先院士。交谈间,万哲先院士亲切的话语里,透着对实验班同学们的殷切希望。万哲先院士一直很关心实验班同学们的成长。但由于万院士已经90多岁,不能亲自来校指导,他多次通过视频指导同学们的学习。
因实验班的同学平时有自己的班级,只在晚自习或周末才能相聚上课,学院曾担心他们对彼此会感到陌生。为增进同学之间的熟悉度,2016级实验班的班主任孙中锋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讨论课——数学分析课中采用分组的形式,2-3人为以小组,分别讨论不同的问题。2018年学院为实验班分配学业导师,每位学业导师负责2至3名同学。因为有数学分析小组的基础,不仅省去重新分组的麻烦,各组成员之间也磨合至最佳状态。
“一个人可能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是孙文华反复向2016级实验班同学们强调的道理。
考研,乘风破浪
“平时无需任何人督促,大家完全主动学习。”在实验班内,每个人都有一个小册子,记录着每天的任务。时间像沙漏里的沙,迅速流失,即便他们把每个时间段都填得满满当当,似乎还是不够用。
去年7月,大家集体定下考研的目标。9月,开始择校。“万一不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万一和班内其他人报同一个学校增大竞争”……巨大的压力犹如乌云笼罩在一些同学的头上。那段时间,他们经常找老师倾诉。老师总会拍一拍他们的肩膀,认真分析他们的优势。“实验班只是平台,老师的作用也只是引导,最主要的还是靠他们自己。”
考研前100天,黑板上的“考研倒计时”5个大字显得越发明显。“今天我6点半来背英语单词,顺便改了倒计时”“我今天5点醒的,夜里把昨天那个数学题想了想,没睡好,就早来了”……考研自习室在15号楼435东,每个人手里都有钥匙,大家互相比拼谁来得早、谁走得晚、谁坐得久,这样的“较劲”点缀了平凡而紧张的日常,成为他们独一无二的趣味。
备战考研期间,学院安排了优秀老师为大家讲解考研科目的复习,组织往届考研的学长、学姐与他们交流分享,还会举行专题报告介绍全国的优秀院校。从考研前的准备、学生的心理疏导到最终的笔试、复试,老师们将心血倾于每一个环节中。
考研结束。那天正好是冬至,班内许多同学的家人都来到学校。在餐厅用餐时,热气腾腾的水饺下肚后,每个人的脸颊都晕染上了一层红。考研准备过程中的那些苦楚到了嘴边,最终化为灿烂的笑,阳光似乎都比以往明媚了三分。“过程就是拥有,考研的经历是自己一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班长宋延鹏笑道。
考研结果出炉。2016级万哲先数学实验班全员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心仪的学校!考研率100%,双一流、211、985的录取率更是达到79%之多。这喜人的成绩,是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
情谊,日积月累
“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始终贯穿万哲先实验班教学的始终。
老师除了注重专业课教授之外,还特别注重同学们的全面发展和压力释放,会不定期地组织素质拓展活动。2016级实验班成立后,举行的第一个户外集体活动便是为期一天半的素质拓展活动。活动设置数道关卡,无不考验着团队配合。信任背摔、攀爬天梯、默契指数……“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简短的对话背后,隐藏着同学们面对未知的勇气与对彼此的信任。“这次活动让原本陌生的我们变得熟悉。”学习委员李晓红笑道。
去潭溪山的那次素质拓展活动也让他们印象深刻。他们返程时,坐在大巴上,争先举手希望一展歌喉。通过这次活动使得班级里的每一个人的心都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
实验班压力大,为防止同学们发生“断弦”的情况。老师们在每次考试后会及时关注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了解他们的心理。“有一段时间,我的嗓子一直是哑的。”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过程中,孙文华将自己变成了一个“话痨”。
毕业,想对你说
@学习委员——李晓红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四年新鲜又忙碌的大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们实验班每一位同学也从懵懵懂懂的大一新生变成了

即将步入各个学府的准研究生。此刻,站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字路口,回望过去四年的生活,昔日的点点滴滴仿佛电影画面般一幕幕从脑海闪过,我的心里莫名生出许多思绪,感慨万千。光华四年,我撞见了自己的多种可能,也看到了身边同行者的各种精彩姿态。感谢各位一路互相陪伴,感谢各位老师四年来的倾力帮助与细心指导,愿我们前程似锦,他日山理工再聚。”
@指导老师——孙文华
2016级的同学们,大学匆匆,转眼就到了毕业离校之时,看到你们全体迈入人生的更高起点,为你们高兴,为你们骄傲。校园永远留下了你们努力奋斗的身影,15#505、435则更多地留下了你们快乐成长的时光——你们在高空中迈出胆怯的一步,稚嫩的脸庞挂满自信的泪水,高兴无法控制地在内心流淌。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遇到很多荆棘与坎坷,但风雨过后一定能见到彩虹,我们应该时刻思考我们的逻辑起点和人生的主方向。当我们把435的讲台撤掉,你们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一切改变就在你们的身边,不知道你是否对这些有所感觉?当你带着委屈的泪水、成功的喜悦向老师倾诉,师生之情变得更浓更切。愿你们带着国家的使命,谨记母校的厚爱与全体老师的嘱托与希望,在新的人生征程中展翅飞翔。
@指导老师——孙中锋
亲爱的同学们,在covid-19的侵袭下,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在2020年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这给大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不能迅速适应并融入变革的人和组织终将被淘汰。2020年是你们人生中最为特殊的一年,上半年你们在外界各种负面的干扰下终结了考研的征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四年的学业;下半年你们将开启新的征程,探索属于你们的未来,“路”只在自己的脚下。在毕业来临之际,作为你们曾经的老师和未来的朋友,我想给大家提几点建议:1.遵守规则——将来的学习生活会有新的规则,底线不能去触碰;2.注重承诺——不要轻易承诺别人任何事,做出承诺后必须履行;3.守时——以后大家和校内外师长交流时,切记这一点;4. 自信——建立自己的信心,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及早规划未来的目标,并付诸行动。
毕业之际,预祝大家能尽快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有时间常回数统学院、回实验班看看,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回归!
离别,请听我说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坚定决心步履不停地追逐心中的太阳,付出的努力将被堆砌成通往未来的桥梁。把四年所学倾注于纸面,让才能在笔下开花,等待铃响的那一刻,收笔如刀剑入鞘,为考研画上圆满句号,继续追寻远处的光!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统筹:崔文斐文案:张怡真 郝萌鑫 刘昱君 单志远图片:受访者自供美编:王晨欣技术:白成昊编辑:段会升初审:孙璐瑶审核:崔文斐总审:穆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