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考研很难,但导师却可能更欢迎,一大优势被看重




2023-01-24 08:38:18
作者:gong2022
0
考研的选择,最难的应该是跨校跨学科,没有扎实的学科基础,没有便捷的信息收集渠道,还要担心老师是否会喜欢跨学科的考生;复习备考的时间都差不多,但是需要做的工作却多得多,但是为了有更好的发展,很多同学还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不过也不必担心,跨学科考研实际上是有一定优势的,不同学科的结合,往往更容易取得成果。

学科交叉是创新突破点

现在有一个比较时髦的说法:学科交叉,这是一个重要的创新突破点,所以很多一流高校都非常重视。相应地也产生了一些交叉学科或专业,比如化学和物理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学或化学物理,物理与生物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等,另外还有生物医学,生物信息学等;这些新兴的交叉学科越来越成为各高校抢占的创新高地。

交叉学科的优势和特点

交叉学科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它融合了不同学科的范式,推动了以往被专业学科所忽视的领域的研究,打破了专业化的垄断现象,增加了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形成了许多新的学科,创造了以“问题解决” 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模式,推动了许多重要实践问题的解决。

而且交叉学科没有特别明显的学科界限,既可以是自然学科交叉,也可以是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交叉,也可以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还可以是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同分支学科的交叉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也就是说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

典型的代表人物

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获得麦克阿瑟天才奖第一位华人女科学家,哈佛大学化学和物理双科教授庄小威,她从


本科到博士都学的物理,博士后阶段开始从事与化学、生物学科交叉的研究。她主要的研究成果,又是用物理方法研究生物体系中单个分子或单个粒子的运动表现。多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没有阻碍她的科研,反而给了她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视野,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跨学科读研会受到老师欢迎

考研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导师不愿意接受跨专业考研的考生。只要有一定的相应学科基础,有积极踏实的态度,都会受到老师的欢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给导师的课题带来不一样的思路,从而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出现新的科研成果。

很多高校鼓励本科就进行交叉学科修读

不但研究生估计学生进行学科交叉,部分高校在本科阶段就鼓励学生跨学科修读。比如部分高校大一实行通识的基础学科教育,到高年级后方才细分专业,分专业后也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在完成专业课要求外,还可以随意个性化选择课程修读。

C9高校之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目前还开设了交叉学科英才班,允许学生在规定的修读年限内,除本专业外,还可以修读另外一门与学科不相关的其他学科,为以后研究生阶段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跨学科读研需要扎实的基础

在深造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少有同学只会用到单一的学科知识,即便没有跨学科,也可能需要拓展很多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对于有多学科背景的同学,研究生导师不但不会拒绝,还可能更欢迎。

但是对于同学自己来说,跨学科读研刚开始可能会面临一定困难,特别是学科跨度较大的情况,可能受限于学科基础,导致长时间疲于补课,找不到突破点的情况。所以即便选择跨学科读研,也要确定自己的基础课程比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英语等没有太大问题,可以适应不同学科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