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逆向考研”选择“双非” 在校生要做好心理准备




2023-01-22 07:39:39
作者:gong2022
0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开始将近一个星期了,有考研意向的同学已经在马不停蹄为奔赴心仪的学校和专业而努力学习,准备迎接人生的又一个转折。少年意气,只待狂发。然而,今年的形式却不容乐观,还在大一至大三时期的在校生未来或许要做足相应的心理准备。

此前,根据媒体报道,2022年研究招生统计,出现了一批985、211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的毕业


生扎堆“向下”考取“双非”高校的倒流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双非”高校中一些专业的确办得好,就业有优势;另一方面,疫情影响,就业压力的逼迫下,大部分人把考研当做出路,考上已经成为第一目标,学校与专业的好坏暂居其次。而同样严峻的是,今年考研招生说明一出,大量高校出现缩招甚至参考书大换血的


情况,让很多今年预备考研的学生措手不及,“内卷”更加突出。

在今年报考人数要突破500w的情况下,继续升学却已成为广大学子寻求发展最困难的途径之一,令人唏嘘。在此也警醒在校生,要适时调整规划。

首先,适度降低心理预期。疫情还在不断反复,对于经济的冲击是长期的,毕业生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都要正确衡量市场和自身水平,寻找相匹配的机会,尽量避免眼高手低造成高不成低不就或长期空窗的局面。

其次,摆平心态,积极应对。即使是高校毕业的佼佼者,在就业和升学中,也难免受挫。面对失败不能视作个例,将原因一律归结自身,不要轻易气馁,保持平和心态。从心理藩篱上打破“唯名校论”或“唯大厂论”,或许会发现不一样的出路。

最重要的是,要在大环境的激流冲击下,我自岿然不动,避免沉沦下陷。不停止学习的脚步,不死钻牛角尖,真正有实力有智慧的人才不会因外部因素被埋没。

面向未来,同学们只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行动,终究会“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