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背诵Day3(新传考研)




2022-12-26 10:37:37
作者:gong2022
0




群体意识的核心内容是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指的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 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

1.功能

(1)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 成;

(2)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

(3)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identity)

(4)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

在群体传播中,群体规范的主要作用在于排除偏离性的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

2.说服效果

群体规范对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一致的场合, 群体规范可以推动成员对观点的接受,起到加强和扩大说服效果的作用;

(2)在说服的观点与群体规范不相容的场合,后者则阻碍成员接受对立观点,使说服效果发生衰减。不仅如此,在群体归属意识较 强的成员那里,它还会唤起一种“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 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Day3-2群体压力与趋同心理

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

1.阿什趋同行为实验

群体中做出遵从大多数而做出错误选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信息压力,二是趋同心理。

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

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丛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 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2.同类实验

群体中少数意见的中坚人物(hard core)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当这些中坚人物显示出意志的坚定性、主张的一贯性和态度表明的 强烈性之际,可以对多数派产生有力的影响,甚至可以改变群体已有的合意并形成新的合意。

Day3-3 集合行为

指的是在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 集合现象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结构性压力。

(2)触发性事件。

(3)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或公开度极低的状况下,人们与其相信报纸、电视等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主渠道发布的正式信息,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等。

Day3-4 流言公式

奥尔波特首先出了一个著名的流言流通量公式,他认为,在一个社会中,“流言的流通量,与问题的重要性(importance)和涉及该 问题的证据暧昧性(ambiguity)之乘积成正比”

公式:

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改进后,现公式为:

R=I×A×U(流言流通量=与问题的关联度×社会成员的不安感×环 境的不确定性)

在这里,“关联度”指的是社会成员与流言信息所涉及问题的关联程度,人们与该问题关系越密切,越有卷入流言传播的可能,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流言是从关系最密切的群体中滋生和蔓延开来的。 “不安感”强调的是流言发生和传播的心理条件,其中包含对事件未来发展的解释或忧惧。“不确定性”既是指环境的不稳定状态, 也是指由权威信息渠道不畅通或公信力缺失所导致的信息紊乱。

Day3-5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流”有如下几个特异点: 增回谣

(1)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

(2)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

(3)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谣言,即有意凭空捏造的消息或 信息。

Day3-6 组织传播及其功能

1.定义

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2.功能

组织传播的总体功能,就是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它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也是组织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 环境保持互动的信息桥梁。

功能可分为:

其一,内部协调。其二,指挥管理。其三,决策应变。其四,达成共识。

Day3-7 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

非正式渠道,指的是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

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组织内的人际传播,

二是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非正式渠道的特点:

(1)交流的信息广泛。

(2)交流的双向平等性。

(3)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

总之,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的特点, 而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则体现了他们作为“社会人”的特点。

“社会人”:人的积极性是制约组织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Day3-8 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就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的宣传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公关宣传、 广告宣传和企业标识系统(CIS)宣传。

1、公关宣传

(1)“公关”是公共关系的简称,缩写为 PR。指的是社会组织与周围社会环境中的其他组织、机构、团体以及公众的关系和联系。

(2)公关宣传,则是指组织为了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建立和保持和谐关系而进行的各种宣传活动。

2、广告宣传

现代组织从事的广告活动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非商业广告,另一类是商业广告。商业广告依其目的可分为企业形象广告和促销广告两种

3、企业标识系统宣传 行企视

企业标识系统,简称 CIS。指的是企业组织使用统一的象征符号系统来塑造、保持或更新企业形象的活动。企业标识系统由三个要素构成:一是企业理念与价值标识;二是行为规范标识;三是视觉或听觉形象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