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联系导师,没想到导师写下长文回信,内容令人动容




2022-12-01 21:42:49
作者:gong2022
0
国家线的消息就像是一道“分水岭”,对于大部分的考生而言,在看过国家线后,2022考研之旅就宣告结束。是继续坚持,还是另寻他路又成了考生们另一件纠结的事。

还有一部分考生则是严阵以待,国家线或是复试线的消息犹如吹响了“冲锋号”,他们在考研下半场的竞争——考研复试或调剂,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这期间,考生们少不了要做一件重要的小事——联系导师,以提高获得面试机会的成功率。

或许是咨询的考生众多,亦或许是导师们科研教学任务繁重,大部分考生发送的自荐邮件都是有去无回。

就算是考生有幸收到的导师回复,大约也是寥寥数字。

有一位大学生则晒出了他收到的导师回复,从字数上来说,完全算得上是“长文”。

这位导师不仅在信中讲述了他的态度和想法,还给予了该考生心心念念的承诺。

而这句承诺就是无数考生准备多日,认真撰写自荐信唯一想达到的目的——拿到名额。

该导师的长文回信(原文见后充满了真情实感,着实让人动容,这样的“神仙导师”是可遇而不可求。

大学生考


研,导师写下长文回信

说实话,大学生考研联系导师,写出的自荐信内容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个人介绍,外加叠buff一般的奖项和证书罗列。

大有一种谁的奖状越多,谁的buff越高,谁被选中的概率就越大的意思。

从理论上来讲,没毛病。

然而这位大学生遇到的导师完全“不走寻常路”。

且不论导师出人意料地写了好几百字的“小作文”,光是他以“先来后到,先到先得”的逻辑选择研究生,就足以让考生们好好地消化几天。

除此之外,这位“神仙导师”还将学生了放在与自己平等,甚至还要更高的位置上。

他不仅承诺了该大学生指标——“除非你有其他选择了,否则我不会再答应第二位。”;还将最终的选择权也交到了考生的手里——“现在我也把选择权交给你,你权衡以后再告诉我。”

难怪看完这封导师回信的考生们,都纷纷期待遇到“同款”导师。

大学生考研,导师的回信中皆是“真诚”

说实话,若说这封回信仅仅是承诺给该大学生预留指标,那也只能表明大学生运气好,碰到了一位不错的导师。

要说这位导师是一位难得一遇的“神仙导师”,是这封回信里体现出导师真诚和懂得感恩的人品。

导师诚恳地讲述了自己研究生指标的来源——是被推免生“放鸽子”——“原本拟录取的一位同学在最后签约的时候放弃了这个免试名额”。

虽说导师被“放鸽子”算不上多丢份儿的事儿,但总归不是啥能让人开心的内容。导师一般不会,也没有必要如此坦诚地告知考生“背后的故事”,这是导师对考生的尊重。

同时,该导师还主动告知了考生自己是“专硕”导师,并诚恳地建议考生若是想读博深造,直接选择博导更佳。

还没正式成为师生关系,导师就开始为学生的未来打算。甚至不惜直接告知该大学生报考自己门下,未来可能会遇到的“短板”——考博时不会有“便捷”。

如此良师,难道不是“神仙”在世?

大学生考研,导师在回信中强调“诚信”

这封导师回信中,最令人动容的恐怕是通篇不见“诚信”二字,却字字句句都在讲“诚信”。

比如导师首先告知名额的来源,再主动先给


考生吃“定心丸”,最后坦诚学生读博深造需要再择良师,这一切都是在说明:先前被推免生“放鸽子”的事,导师已经不计较;现在,导师主动告知考生个人实际情况和真实想法,这是在奉劝考生认真斟酌后,慎重选择,不要再随意“放鸽子”了。

为了打消考生的顾虑,理解并接受“先来后到,先到先得”的逻辑,且不让考生以为自己是个“不靠谱”的人,这位导师还讲述了自己采用如此“别具一格”的招生方式的理由——受到20多年前自己的导师的影响。

原来,这位“神仙导师”考研的时候,他的导师就是以“先来后到”的方式直接接收了他。当时,作为学生的他大受鼓舞,心存感激,却因导师去世,而倍生遗憾。

我想,这位“神仙导师”就是用这种方式——沿用自己的老师的“招生”逻辑选择研究生,以此怀念恩师。

当年的他因老师的举动而感动,现在,这位享受同样待遇的大学生或许也是因为感动,才晒出这封直击人心的导师回信。

而我,也是在看到这件“往事”时,破防了。

或许,师恩和师德也是一种传承。

导师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有人一定会问:导师以“先来后到”的方式招收研究生,就不怕招收到“学渣”吗?

其实,导师有在回信中的最后一段“回答”这个问题。

导师以“各人适应期的长短不一”来表明了他已有“招收的学生可能是差生”的心理准备。

同时,导师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欠佳,适应的时间较长,产生效果的时刻来得较晚也无所谓。只要学生愿意学,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作为老师就“尽力创造条件”,尽心带学生。

由此可见,导师采用“先来后到”的方法招生并不是“感情用事”,只不过是导师将心理预期放得低了一些,接受程度做得宽了一些罢了。

学生只要勤奋好学,主动学习,他作为导师,并不会“嫌弃”资质普通的学生。

我相信,有如此底气的导师一定有“真才实学”,他就是考生们梦寐以求的“好导师”。这位晒导师回信的大学生算是“撞大运”了。

读研遇到好导师能够事半功倍,学习顺心;考研也需要“好导师”引路。

或许,考生花一周才总结出来的规律,在“好导师”那里早有准备;或许,考生花精力“试错”的内容,就是“好导师”反复强调的重点。

将时间花在产生“分数”的核心点,坐着“好导师”的船,顺水而下,目的地并不远。

在专业的考研机构,如“考研考研”,“好导师”在等你。

跟这位幸运的大学生一样,选择权在你手里!

考研教育专注考研辅导24年,更懂考研,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