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交通大学新传考研真题深度分析




2022-11-25 21:55:31
作者:gong2022
0
??2.传播新技术发展对媒介行业的影响

这道题的本质就是技术的发展对于媒介的影响,只不过限定在了媒介行业,所以在回答的时候重点去答对于业界和业态的影响,其他部分的相关影响简略写写即可。这题的本质并不难,关键在于审题的时候找准关键词即可。

二、论述题

1.新闻真实性在不同层面上的理解

新闻真实性的考察,也不是一道偏题怪题,难点就是这个不同层面,因为题目没有限定到底从哪个角度去分层,所以既可以从受众、记者、传媒集团和社会这个层面,也可以从现实事实、呈现的事实和认知的事实这几个不同的层面去理解,关键在于层面是要有逻辑性的,是从一个点出发分开成不同层次,而不是想一个点写一个点。

2.意见领袖的内涵及在互联网下的变迁

这道题应该也是没难度的题目,基本上可以说是送分题。

3.社交媒体对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产生的影响

其实也是一道非常基础的题目,而且也不需要你去分


层次,题目已经给你限定好了。有两个关键,第一就是这个影响你能看到多深,比如说经济层面的影响,有些人只能写出影响赚的钱多或者赚的钱少,有些人能深入到经济控制社交媒体命脉进而延伸到所谓的“公正中立”是不存在的这种稍微深度一些的答案;第二就是影响分为好坏,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所以回答的时候尽量有好有坏的划分。

三、综合

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评书计算传播学当前的发展应用及未来。

这道题核心其实就是一道评论题,但是需要在回答的时候以部分的论述的方式呈现出来。计算传播是现在整个传播学发展的大趋势,包括数据化、智能化等等,所以应该都会有基本的了解。这道题开头限定了结合技术的角度,但并不意味着只从技术角度出发,这个要注意,以及接下来将的当前的发展和未来,在当前发展已经要提出优点和不足,进而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解决不足,提升优势。总之就是评论的架构+论述题的核心。

总评:

整体来看,今年的440风格没有变化,题目偏基础,整体上没有怪题,也没有超出我们的复习范围。除了两道送分题,其他的题目或多或少都应该在下面练习过。但是就是如此,大家都还差不多,想要脱颖而出就需要对传播学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一点需要多看论文多思考才能做到,也是下一届学生要注意的地方,只是死背书背笔记是不够的,需要有更深的洞见。

专硕334

一、名词解释(10/题)

今年35分的时政填空换成了40分的名词解释,让所有的考生都有些措手不及,这也意味着2020年备考交大的同学再也不能忽视名词解释这个题型,在接下来的备考中也得准备着了。同时所考的内容也是2道新媒体话题+2道传统实务话题的形式,大家在备考的时候也一定注意不要过分地偏爱某一类题目。

在落笔写答案之前,首先要注意的是今年名词解释是10分一道题,而不是我们思维惯性里面的5分一道题,所以至少在字数上,大家的书写量得值回10分的分值。其次内容上也不能只有干巴巴的定义性话语,还得结合案例进行一些简略的分析。

1.Vlog

Vlog这个词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很火,无论是两会时期人民时报微博推出的“人民日报新媒体记者两会vlog”还是年底康辉大大的vlog,主流媒体的种种举措都印证了这种新传播形式的重要性。大家在回答的时候除了它本身的定义之外,还得结合案例指出它的特点。同时,一种新形式的出现值得我们辩证地看待,vlog本身是否适合用于严肃性的新闻报道,依然是一个值得讨论和商榷的问题。

参加了爱传播交大二模的同学应该很幸运,简答题的第一道就是vlog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和影响,训练过之后,至少不会完全不知道如何下笔。

2.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可以说是今年最火的一个名词,大家如果刚拿到题不知道是什么的话,至少后面两个词“流量”你们是可以回答个八九不离十的,那么考场上需要你们解决的其实只有私域这两个字,说白了其实就是可以让我自己掌控的私人流量,那我们身边的例子最浅显的不就是微商,对他们来说,我们就是他们的私域流量。那字面上的意思理解了,身边的案例也想到了,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私域流量会被需要呢,或者说它相比起公域流量有什么好处呢?再想想微商,他们是不是可以直接触达我们这些用户,可以跟我们沟通,建立起与我们的信任。而对他们来说,我们很“便宜”,不需要花费过高的获客成本。同时这些微商往往是我们身边的亲友,有他们的信誉作为抵押,我们也会倾向于在熟人处消费,这能够帮助他们提高了流量的转化率, 他们反过来又可以针对我们进行精细化运营,从而再次获利。由一个身边的案例联想开来,或许一道题目就不会显得太陌生了。

PS:交大魏武挥老师的公众号“扯氮集”发布过私域流量的相关文章,大家快快关注起来。

3.新闻导语

一道传统的新闻实务名解,不难,大家除了回答出定义之外,还需要回答新闻导语的分类和作用等。同时要提醒大家,不要觉得交大的实务目前只考新闻评论那么其他的就可以完全不管了,最常见的消息、策划等至少你们得心里有个数才行。

4.精确新闻报道

同样一道传统的新闻实务题目,回答完定义之后,也要注意精确新闻报道最早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后期才传来中国的。接下来就是精确新闻报道的好处如精准、新颖、能够反映民意,以及!它的坏处,比如数字来源不明,数字堆积成新闻等。

二、简答题(10/题)

简答题大家吐槽最多的是,分值也是10分一题,让人有些摸不清简答和名词解释的区别到底是什么。不过毕竟是踩点给分,大家点都答到的话分数就不会过低。

1.如何衡量一条新闻的价值

虽然今年明确删掉了《财经新闻》这本书,但是事实上却出现了比往年比重更大的新闻类的题目,比如这道题就是一道很典型而且很基础的新闻学的题目。必答的点就是新闻价值的定义以及新闻的五个价值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不过这是传统的新闻价值要素,新媒体时代新闻价值的衡量蛮对着一套新的标准,比如传播技术对时空观的带来的标准改变、用户主动性增强带来的改变等。所以大家答题的时候不要太老实,不能题目问什么你就只答什么,这道题只回答传统新闻价值的五要素是没有办法得到高分的。

2.好的评论论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这道题大家刚拿到手应该一眼就抓住题眼“论题”,如果复习了《新闻评论教程》那么对这道题应该不会陌生,当然,就算没有背到!那么大家经历了这么久的新闻评论训练,看了这么多的优秀新闻报道,你结合自身体验也可以总结出许多血泪经验用来答题,比如好的论题一定是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具备新闻性和指导性、对这一论题的解答有助于缓解当下存在的矛盾、解决当下存在的问题等。这些点结合案例回答起来,至少6分是可以拿到的。而且这些案例,就来源于你之前写过的评论、看过的评论材料。所以说,没有努力是白费的,只要功夫下到位了,总会派上用场。

3. 控制景深的三个要素

如果说给334评选一个“最坑题目”,我觉得应该是非这道题目莫属了,虽然这道题属于这个领域里面的最基础的题目,但是如果大家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个领域的话,那么回答的难度也不会低。

考场上面对这样的题目,说实话我也不会答,大家看到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先稳住心态,你不知道的其他人肯定也不知道,其次,真的真的一点都不了解、一点都答不上来的时候,不要因为这一道题目而浪费了回答后面30分论述和50分评论的时间。

那么控制景深的三个要素就是焦距、拍摄的距离和光圈。大家在回答这三点之后,简单地在分析一下是如何影响的就够了,比如焦距越短,背景越清晰,景深越大;焦距越长,背景越模糊,景深越小。

三、论述(30分)

新闻技术为传播伦理带来哪些问题,如何应对。

可能整个334考卷,大家最轻松的应该就是这道论述题了吧。在去年考了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之后,大家就应该引起对媒介伦理与法规这个话题的重视。如果考场时间充足的话,大家在回答完第一部分带来哪些问题和应对措施中间,还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会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这部分不宜过多,点到即可,最后再回答如何应对,这样逻辑就非常的通顺了。这道题是一道综合的题目,其实产生的问题通常会被我们化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来设置题目,比如新闻失实、去年考过的个人隐私、新闻算法中立下隐藏的偏见等,大家只要把自己写过的伦理题目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总,这道题的前半部分就可以解决了。至于解决措施即可以按照宏观、中观、微观来回答政府、行业、个人如何应对,也可以按照新闻生产的流程,回答在新闻采集、编写、分发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框架很多,选择你最熟悉的,结合案例论述就好啦。

四、新闻评论(50分)

今年334的评论题材虽然没有像去年那样的宏观,但是依然透露出一种又红又专的导向和正能量的暗示。大家只要中心论点正确,没有跑偏,按照我们日常训练的方法答下来问题就不大。有些同学在群里说又写成了政治题,这个不用太担心,毕竟材料风格是这样子的,只要没有太过,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影响。

总评:今年的334是属于那种乍一看似乎都无从下手,但其实仔细分析,这些题目日常都有涉及到的那种。我觉得除了景深和私域流量或许对大家来说比较陌生之外,其他的题目应该是没有超纲的。考场上影响最大的应该是题型的变动带来的心态上的影响,只要能及时调整过来,按照日常所准备和训练的去写就没有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