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改卷:21川大文学考研 | 专业课改考大综合-利or弊?如何应对?




2022-08-03 20:06:22
作者:gong2022
0

专业课改考-利弊分析

中文类的考研专业课,川大作为一家老牌学校,出题方式也经历了一些演变,在1999年之前都是古代、现当代、文学理论分开考,试卷都是分开出,1999年这一年比较有个小改革,就是把古代,现当代合在一张试卷上,在试题后面有个括号标注报考古代文学的做,报考现当代的做。这种状况持续了5年,在2004年的时候又有一次改革,就是不标注了,不管考现当代还是古代,初试考察内容一模一样,然后又过了15年,就是2019年来了个大综合,其实这种转变,慧子学姐早有耳闻,一直没有落地实施,19年终于还是来了。

其实不光是川大改革了考研初试内容,像西南交大、福建师大也一样改革了考研内容。中文类专业改考大综合绝对是一个趋势,因为现在大学生就业比较难考研专业课改卷,考研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需要筛选优质生源,考研只会越考越难,所以越早考上越好。

对于第一年改革考研内容的学校来说,第一年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很多考生觉得改考大综合的话选择弃考,那么坚持下来的人就有福了,竞争压力相对就少了很多。

01

改革-弊端

弊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复习范围成倍扩大,相对来讲,可能之前考语言文字类的同学会感觉更加恼火些,因为之前完全没管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啊,突然增加了十来本书,这感觉真的是不知所措。

其实对之前考文学类的同学来讲,还稍微好一点,没那么恼火,毕竟像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已经接触过,咱们小学学的字音、字词,古诗,初中高中语文学的语法,像句子成分、句子层次划分、还有文言文学的断句、古今字义等等,都是现汉和古汉里面的内容,只是需要我们再加以系统化梳理就基本能对付。

02

改革-利处

至于第一年考大综合的利,表现在可以增强我们的语言文学功能,让自己练就成一个合格的中文系大学生,咱们以后毕业出去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是中文系科班出身的。

以前不考大综合的时候,多少是有点偏科的,比如你是现当代文学的,那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可能就会弱一点;他是文字学专业的,那可能在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方面的素养他就会差一些。

还有一个利好表现在,因为考察范围扩大了,那深度方面就会打折扣,考题相对来讲,重在对面的范围考察,而不是对点的深度考察,所以试卷的风格肯定是多而杂,杂而简单,不会出过于晦涩难懂的题目,毕竟是第一年,如果出得太难,考倒一大片,学校也会考虑到是否能招到学生。

专业课特点+复习建议

众所周知,前几年专业课是分开命题,语言文字和文学板块是分开出题的,复习范围要小很多,所以前几年考川大的人真是赚大了。从去年开始,就改革成考大综合。就是不管你考哪个专业,都是考大综合。从这点可以看出,考试难度真是越来越大了。

考大综合之后,复习范围广得令人发指,尤其是古代文学跨度很大,上至先秦秦汉,中至魏晋南北朝唐宋,下至元明清,上下五千年,够咱喝一壶的,所以务必趁早开启啃书模式。

至于复习顺序,是因人而异的,但我个人建议大家可以先从汉语部分入手,因为汉语相对来说比较理性客观,考试的时候,这个知识点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你编也编不出来,不像文学,不知道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发,只要有理有据能够自圆其说就会有分。

考研专业课改卷

考研专业课改卷

建议大家先从古代汉语着手,然后搭配古代文学,因为这两科的内容有某种程度上有一定交集,古汉语上面的文选部分选的作品很多古代文学教材上也选了的,所以二者有重合部分。古汉、古文第一遍走完后,就看现代汉语,然后看现当代文学,最后复习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

01

第一遍复习的方法是“通读”

通读的目的在于两点:一来让自己有一个心理暗示,“反正我把书看过一遍啦”,是个心理安慰,让自己后面分章节重点复习时能够心安理得,心头没那么虚;

二来是树立语言文字大局观,宏观框架的形成可以让自己在真题的钻研过程中精准定位。

比如

古代文学这块谈到哪个作家,你就联想到是哪个朝代的,对应朝代的主流文风是怎样的,这时就可以把从大的文学思潮去套在单个作家个人身上,时代背景大环境对作家的影响都懂。再比如语言文字块,就分为语音、文字、词汇、语言和修辞五个大板块,要在脑子里面树立起框架。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4月份开始,可以跟着学姐的课程一起学习,我将按板块进行重点讲解,计划是先讲古代汉语,然后讲古代文学,然后是现代汉语,再讲现当代文学,最后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因为比较和外国所占分值非常低,所以放在最后。

讲解过程主要是以川大版教材为主,然后穿插辅助教材,将结合历年真题,对重要考点、高频考点进行勾划、圈点、提示,让宝宝们课下进行相关总纳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容易背诵记忆的版本,便于后期记忆背诵。

915专业课程一共是20次课考研专业课改卷,上课频率大概是1个月三次,也就是每10天一次,会在8月底之前把所有内容讲解完毕。没有条件报班的同学也得在9月之前把所有内容看完2遍,并梳理出自己的系统,如果9月第一轮还没有走完的同学,那今年考上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02

9月-进入狂背模式

9月份开始,打开你记忆闸门,进入狂背模式,之前总结的内容派上用场啦,直接背诵自己的笔记,总结的资料,因为是自己总结的,自己背起来也很顺手。

当然,背诵也是有技巧的,不需要你逐字逐句地背,记一些关键词、关键句,先看几遍,熟悉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去阐述,力争达到80%的吻合率。

03

10月-重心也是背诵

10月份的重心也是背诵,因为9月份最多把全部内容记忆2遍,不一定很靠牢,记了又忘是很正常的现象,此时你会遇到翻开书是“马冬梅”,合上书又是“马什么梅”、“马冬什么”、“什么冬梅”的处境,此时你需要淡定,需要告诉自己不要放弃,其他考生也有同样的困惑,考研路漫漫,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考研专业课改卷

04

11月-仔细研究真题

11月到了,真题正式成为主角,把2009-2019年10年真题仔细研究考研专业课改卷,把各种题型分门别类,然后对应对古代、现当代的各个章节上,真题务必认真作答,务必了然于心,务必倒背如流,因为川大每年的真题重复率是相当高的。

因为题库里面的题,是由几位核心硕导出的题合并在一起的,老师不可能每年都来出题,都是从题库里面随机抽取。所以说白了抽来抽去固定就是那些题,如果你用心,把近二十年的真题都给背到了,915这科上100分也不是难事了。

但是考研复习目的不完全是为了应试哈,也在于形成系统自己的文学史观,这会为你硕士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此法不推荐,还是得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11月目标背诵2到3遍。

报班的同学,学姐将带你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论述思维,别说练题是理工科的事儿哈,别以文科就光背就万事大吉,文科同样需要练题。有的小伙伴记忆知识点甚是用功,但一看到真题考研专业课改卷,尤其是论述题,脑子就卡壳,这是没有训练答题思维的后果,所以“背诵”与“答题”是复习的任督二脉,务必同等视之。

05

12月-查漏补缺,重点突破

12月进入寒冬腊月,复习也随之进入最残酷的时候,务必坚持,最黑暗之时即是离曙光最近之时。继续背诵真题和笔记资料,查漏补缺,重点突破。经过11月深入研钻历年真题后,你会对川大老师的出题偏好有一定感知,规律性若隐若现,这时必务结合真题回归课本回归资料,集中精力搞定真题某个知识点所涉及的相关知识面。12月冲刺,3遍。

考研自学PK报辅导班

我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看了之前的专业课改革利弊分析,头大不?脑瓜子疼不?

如果你觉得学姐说的,你都早已心里有数,并且高度自律,那恭喜你,你可以选择自学。如果看了我上面说的,还没开始复习头都大了,建议你跟着学姐一起学习,到时候会给大家勾划重点、考点,会给大家总结很多干货,为大家节省时间。

有的同学想自己复习,其实只要你脑海里有这个想法,那你就做好第一年当炮灰的准备,川大今年改考大综合之后,参考书目一下子爆增到17本,复习范围广泛得令人发指,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都在考查范围之内,想凭自己单独的力量闭门造车考上川大文学院,基本不可能,真的得有资深的前辈做一些引导,才能事半功倍。

而且川大文新学院现在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像2019年,总共招385个人,推免生占196人,文艺学招15人,推免8人,古代文学招22人,推免11人,现当代招21人,推免10人,比较文学招20人,推免10人。

如果跨校考,跨专业考,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参加课程,确实会节省很多时间,少走很多弯路。现在投资,考上研,得个奖学金,一下子就回来了。所以该花的钱还得花,该报的班还得报。

最后我们21届的文学考研辅导班正在招生中!!考研离上岸也许就差这一次选择哦,如果大家心动了,不妨报名一试!时限内不满意可退款~~

有任何学习/课程疑问,扫文末二维码入群咨询 或加小彦微信,一对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