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跨专业考研:毕业就失业,上学的意义何在?




2022-07-31 08:02:06
作者:gong2022
0

毕业等于失业,这已经不是一句玩笑话,尤其这两年,愈发严重。

2021年,全国考研人数377万,考公人数537万,合在一起914万,而2021年的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才909万。

本科生满大街,本科生都找不到工作,那谁能找到工作?

没错,研究生好一点,博士生再好一点。

所以你可以看到,中国的考研人数是多么的火爆,据不完全统计,2022考研报名人数437万,约比去年增长了16%,这数据太恐怖了。

这么高的报名人数绝不是好事,这代表着这群学生对自己本科毕业就业状况的预期很悲观。

考研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比高考可能要小一点,但也小不到哪里去。

高考这种事情,虽然努力的过程值得怀念,但是让这群学生再经历一次,十有八九会被拒绝。

考研基本等同于再一次高考了,那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疯狂地要考研呢?

小部分是梦想跟热爱,大部分是被逼无奈。

本科毕业找不到工作,或者只能做一些非常“低级”的工作,跟说好的不一样啊。

好歹也是本科毕业的,还是考研吧。

这样的人,有一大堆。

所以考研人数越多,某种程度代表着社会经济越“差”。

这种差,体现在社会不再能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

大学生毕业找不着工作?那读大学的意义在哪?

首先这个社会永远缺乏人才,只要你是人才,能创造价值,哪怕你是小学毕业都无所谓。

所以不是所有大学毕业即失业,只是大部分毕业生在目前这个形势下,找不到他们期待中的工作。

如果在看的你正在读大学,或者大学已经毕业在找工作,那你肯定能体会到我说的意思。

人才永远是少部分,那大部分人读大学的意义到底在哪?

先来看看大学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大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清楚的告诉所有人,你过来不可能学到多么专业的知识。

举个例子,假如你大学要学15本专业课书籍,等到了考研的时候,基本只考到其中两本。

没错,研究生入学条件是你学这么多,只要精通两本就够了。

那本科凭什么学15本?

学的不精通,学完过几天忘的一干二尽,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意义就在于让你了解一下你的专业,知道一些概念。

别的真的没意义,没意义到你考研可以随时跨专业,你是学法律的完全可以考经济学研究生30岁跨专业考研,你是学经济的转行通信专业没一点毛病。

因为任何人要考研,那基本都要从头开始复习。

通信专业的学生考通信专业研究生,那也得从头开始学,基本没有任何优势。

那些跨专业考通信的考生,也完全没问题,因为大部分通信本专业的考生就比他们多懂些皮毛而已。

所以大部分同学知识是学不到了。

那读大学的意义在哪?

一定是增长见识!

见识即认知,这玩意太重要了,你的认知决定你的高度。

所以巴菲特说,人永远不可能赚到自己认知范围以外的钱。

30岁跨专业考研

本科毕业月薪一万,那绝对是高薪。

一年12万,10年120万,但是人生有几个十年?

财富自由是不可能了,正常的生活能过。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你买了房,现在的收益是多少?

一百万、两百万、三百万?取决于你所买的城市大小。

你辛辛苦苦奋斗10年,不如那些随便贷款买套房的挣得多。

更何况大部分人不可能有一万的月薪,5000就不错了。

凭什么?就凭那些人早买了几套房?

是的,就凭那些人早买了几年房。

时间退回到5年前,好多人都买的起房,买不起贷款借钱也要买,因为今天你知道,买房的收益太大了。

那为什么5年前你不买?

认知的差异,因为5年前你看不到房价会这么飙涨。

如果你有这个认知,提前买几套房,没钱可以加杠杆,那今天收收房租就好了。

工作?在家实在无聊才去工作。

但是你没买30岁跨专业考研,大部分人没有。

那你说,这样的认知值多少钱?

太值钱了,相当值钱!

但是很可惜,大部分人不具备这样的认知,专业课知识是学不到了,这种认知他们也没有。

这就悲剧了,这样的人找不着工作,除了经济形势的确不好之外,其实也正常啊。

你可能会问,那我现在买房投资行不行?

行,但是逻辑又变了。

长期来看,人口净流入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涨幅一定跑赢通胀。

但是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比如绝大部分三四线城市的房产就不再具备投资价值,最多买来自住。

问题是现在买比五年前买,十年前买,又要多付出很多代价。

30岁跨专业考研

这是一个货币超发的时代。

1985-202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上涨了将近420倍。

理解了货币超发,你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二线城市房价过去20年上涨15倍以上,过去10年上涨5倍以上。

同时你也可以理解为什么茅台价格、黄金价格、建材价格等等涨了这么多。

从大宗商品价格到消费品价格,再到资产价格的上涨,其实就是货币超发带来的货币贬值的过程。

想一想十年前北京一套房只需要100万。

想一想80年代有钱人叫万元户。

1980年北京一套四合院的交易价格是5000到一万30岁跨专业考研,但是如果1980年你把这一万块钱存银行定期,那今天取出来大概是6万人民币。

今天的6万在北京像样点的地方连个厕所都买不到。

也就是说1980年你把北京一套四合院存银行,今天连个小高层卫生间都取不出来。

30岁跨专业考研

所以总的来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真的需要懂点经济和金融学知识。

原因很简单,你从房价过去的涨幅来看就知道了,错过了房价的高增长,你错过的是巨大的财富,是实现阶级跨越和财富自由的机会。

现代社会,财富绝不等于人民币,因为人民币会不断贬值,房价涨一次,就意味着你手中的现金大幅贬值一次。

这个时代,财富很容易被收割,不知不觉就被收割,当然你有能力也可以去收割别人。

所以学一点经济学常识是多么的重要。

学经济的门槛并不高,就像随时可以跨专业考研一样。

经济学跟金融学的知识在哪积累?

我不建议去网上看那些短视频,听专家讲案例。

不是说这些人讲的不好,而是这种信息是碎片化的,你即使听了,也仅仅停留在“朕知道了”这种简单层面,完全不了解背后的逻辑,也不能把这些知识化为你有。

如果有条件,我建议可以真的静下心来,像高中读书一样,去看看大学经济学教材。

这些教材有难度,但是绝对可以提升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高度。

学完成体系的理论框架,你就基本具备了经济学的“第一桶金”,后面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有了自己的基础体系之后,你再刷短视频,听到那些讲经济的,你就可以很容易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吸收进去。

30岁跨专业考研

就像一件衣服到处漏洞,可以用碎片来补,最终会补成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如果给你一堆碎片让你缝衣服,那就太难了。

当你掌握了这些成体系的知识,提升了自己的认知高度后30岁跨专业考研,再有像房地产这样的时代红利,你能抓住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否则大概率你还是你,永远都是你。

这个社会的绝大部分工作,实现不了财富自由,也撑不起一个个高贵的梦想。

能实现理想的永远是少数人,大部分人能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就很不错了。

很多人拼尽全力,真的就为做个普通人。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

所以醒醒吧。

不要只看本专业知识,这个时代,掌握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尤为重要。

不管你是什么专业,都应该懂点经济,否则你大概率会成为被收割的韭菜,现在不会将来也会。

学经济可以让你看清这个时代,这个世界。

至少你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为什么自己口袋里的钱越存越少。

当然你同时也有机会,把口袋里的钱越存越多。

任何人任何事,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只有看清这个时代,时代或许才会选择你。

所以在我看来,读大学除了获取那张学历证书拿到更多就业入场券之外,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提升认知。

抓住这段人生当中时间空间都相对自由的时段,多读书。

除了本专业书籍外,多读经济学的书,多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社会发展的本质,这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如果你不小心已经毕业了,那也没关系,自己买自己读。

人这一辈子,还是要有点追求的。

不要只知道赚钱存银行。

别让自己的北京四合院,变得不如十年二十年后的一个卫生间。

30岁跨专业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