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江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文学评论写作复习经验




2022-07-25 15:07:44
作者:gong2022
0

文学理论》,童庆炳、李准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版。

写作方面我看看的是《李凡文学评论与写作实战批改100篇》以及《李凡文学评论与写作讲义》,先看讲义,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中国古代文论、当代西方文论、社会历史批评等等,之后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批改,批改也非常重要,因为自己确实不知道怎么写,后期写了之后也不知道写的到底怎么样,综合下来,多练习,确实是写作的王道。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出题比较活。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分析题(分析音节,造字法,构词法,短语层次,词组)、辨析声韵母、辨析同义词、简答题、用修辞格写短文等等。现汉每一章节都设题,需理解到位,灵活掌握。而仅仅掌握书上的内容是不够的。

首先,认真看一遍现代汉语,通过教材中的例子加强理解,实在理解不透的我会标记出来继续往下学习。第一次看完教材以后,我会再从头开始看一遍,但是这次我会把每一章节的黑体字重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分章节分项罗列重点。每做完一章节的思维导图,我都会看着思维导图回顾每章节的具体内容,遇到回忆不起来的就去到翻教材,一直保持强化记忆。

其次,所有章节都做好思维导图以后,记得将现代汉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这几部分建立联系串起来记忆,各章节看似分离其实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比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在词汇和语法章节是相互联系的。

古代汉语

古汉重点是前两本,我当时看后两本没有时间了,就只看了后两本的史记和音韵部分。先强调一下,注意要用语法体系答题。比如“语气助词”这个说法,可能大多老师只说助词或语气词。古代汉语有以下题型,1、名词解释,名词解释重复率比较高,最后的时候一定要总结出来背,尤其是音韵部分。2、作者,年代,作品。今年占了很大分值3、写繁体字,这个要下功夫写,写好了就能得分,很实在。4、解释实词,要熟记课本中的实词意思,注意特殊词的用法以及古今差异大的词。5、分析句法结构,看李凡的笔记,按它的语法体系分析。6、虚词词性,考的不是很多。7、加标点,这个可能要靠语感,多看看。7、同义词。这个常考的是东师上课讲的同义词,可以重点背这些。再辅以书上的。

中国古代文学的复习

1.以框架为主

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记住框架。也许大家不明白怎么操作,我举个例子。

如宋代文学,它的内容非常的杂乱,看着一点头绪没有,记住这个忘了那个,如果按照课本的那个秩序,根本记不住,而且很浪费时间,我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首先是宋代文学以词为主体,其次是一些诗,最后是散文。

那么一提到词,那就是柳永、苏轼(+徒弟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姜夔、辛弃疾、吴文英。一提到诗呢,就是宋初三体(白体、晚唐体、西昆体),宋诗三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江西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还有中兴四大诗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宋末三现象(永嘉四灵、江湖诗派、借才异代)。一提到散文呢,就想到唐宋八大家里头的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这样下来,宋代文学的一个大的框架就出来了。

然后就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将框架继续细分,把细化下的小的知识点掌握好。比如就说李清照的词,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分为自然词和爱情词,那自然词又有什么代表作,就这样一点点的不断地拆分,知识从大到小的拆开。

像这样条理清晰,思路明确,你就不会乱,一个框架囊括了整个宋代文学,有了这个框架,会发现其实挺简单的,就那么几个知识点,每天回顾一下,一定会记得牢牢的想忘都难。

而且,你一旦建立自己的体系,答题的时候,可以随意生发。

比若说一谈到吴文英的词的结构、特点,你一下子就可以想到柳永、周邦彦对他的影响。框架之间相互联系,融会贯通,从整体到局部,从大体到细节,很快就会记住了,而且还感觉到很轻松,无意间也会提升自己的信心,要知道,在备考期间的考生心态是多么的重要!但是这个方法有一大忌,就是在前期做框架的时候一定、一定、一定要认真仔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就像是你想盖一座大楼,那首要工作就是把地基打牢,否则出来的楼也是“比萨斜塔”,所以,如果大的框架乱了,那些零碎的东西记了也白记。

2.详细做笔记

我主要是参考了《李凡文学笔记》+《李凡文学1000题》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了笔记。

A、买一把彩色标记笔,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内容:比如黄色涂作家作品名字,橙色涂历任对作家作品的评论,玫红涂重要内容,蓝色涂作品影响,等等,这样第二遍翻课本的时候一目了然!

B、笔记整理:我是先把三套书都看一遍,然后开始整理笔记,整理完后就去背笔记了!我古代文学第一轮大概整理了十四本笔记,买的A4白纸,订书机自订。第二轮又按朝代整理了大概六本笔记,第三轮后面直接看笔记了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反复看。复试的时候我又按文体整理了一遍笔记。文学史的轮廓非常清楚!我在早期第一轮整理笔记并背诵的时候,往往花四个小时,花的时间很多,后面感觉时间差不多了,就缩短成三个小时,直到缩短为两个小时。总之在八月份左右把第一轮搞定就行。

3.如何理解

古代文学挺难的!你怎么理解?我现在课本翻六七遍了,有些东西还是不懂,别跟我说你看三遍就能看懂了。我举个例子:陈子昂提倡汉魏风骨和风雅兴寄,什么是“汉魏风骨”?什么是“风雅”?什么是“兴寄”?他的作品有哪些体现了这几点?他的理论对盛唐诗的影响是什么?来来你知道吗?那你跟我讲讲。你就是看三遍也未必把这个东西能给我讲明白。所以不要自大,弄明白自己几斤几两。再如说曹植“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情兼雅怨,体披文质。”来来你讲讲这说的是个什么鬼,他的创作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这几点?等你把这些东西弄懂了,你就入门了。关于诗词,这种评价很重要,是理解诗词的关键点,有时候出题就给你个评价,让你谈谈看法。也不要灰心,多背诗词作品,多多理解,其实古典文学是很美的,你明白它的美,有心去学,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学,自然学成。

4.注意

古代文学每本书后面都有参考书目,注意看,一般它参考的都是水平较高的版本,你在第一遍复习的时候,遇到一些大家如王维等,尤其是你报的方向那一块儿,比如我报的唐宋方向,最好去翻翻后面参考目录有什么,拿王维来说,去看他有什么集子,谁做注,有哪些有名的版本,记个五个左右,书上没有就去网上查,直接写到课本王维那一章节中或者记笔记里面也行,这个是预备复试的,你现在只需要做一点儿功夫,复试就会省很多力气。

5.个人思考

好啦这个应该是我这个帖子最有价值的部分了。通过我个人的复试经历还有对初试题目的感觉,我这里推荐几种我自己的思路。

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

(1)善作比较

我们在阅读大量专著和论文之后会发现其实大家关注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是重叠的,而各家的观点必然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将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集中起来,说明具体争论的点是什么,判断各方优劣,就是一个比较简单入门方法。

这里有一个进阶的技巧,就是任取两个观点,相似性极高或极低均可;如果极高,就分析两者有何不同,是怎样相互影响的,谁的观点更加正确一点;如果极低,就反过来分析两者有何相同之处,两者的争辩是否成立。

(2)纵横结合

以时间为轴线,将有联系的作品、理论联系在一起,讨论其发展变化的过成,也就是所谓文学史的观点。这种方法比较利于归纳文学史的发展轮廓和脉络,确立作品、作者或者理论的历史地位。

例如纪传体体例的发展形成过成,包括卜辞、尚书、金文、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和史记这样几个(类)作品,顺便分析了各个作品的思想特点,然后复试的第一题就用到了……

另外的一些课题包括:汉赋的发展历程(包括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杨雄和王褒、纪行赋、述志赋,京都赋和抒情短赋几个阶段),近体诗的形成过程,中国小说创作形态的演变、近体诗的形成过程、发愤著书说的发展过程、文以载道说的发展过程、格调说、神韵说、性灵说等等,大家可以尝试这样的问题并且自己开拓一下。

现当代文学

一.学会把知识点分层级(划重点)

其实文学综合考察的点往往都习惯分个三六九等来考察,像李白及其诗歌风格对后世的影响、唐宋派的散文史地位、鲁迅《狂人日记》为什么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性的小说、以莫言作品为例,分析其如何用梦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将民间故事、历史事件、当代背结合起来的、契诃夫小说的创作特点肯定是作为理解分析题来考察,因为考察内容是汪洋恣肆,小小的名词解释实在是承载不了。但是像“上古神话”、“甲骨卜辞”、巴金《随想录》、三家诗、志人小说、四大传奇、周作人《人的文学》这些内容只能用来做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考。因为他们的考点容量太小,考不了大题目。所以非极其重点的部分也是名词解释主要的考点,那么遇到这种名词解释应该怎么解答呢?

第一是概论,往往是交代清楚这个知识点的具体情况:比如知识点的内容,表达了什么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或者映射了什么。(这一部分答得越详细越能体现你的知识功底,名校都还是看重学生专业课知识功底的)

第二是内容,有的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来写,有的可以从时间角度来写。

第三是特点,虽然不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是可以被作为考点,绝对也是重要的,它的特点必然有重要意义,所以特点一定不能少。

第四是影响,名词解释十分看重对知识点内容以及内涵分 析,把握两个宗旨——不偏不倚,承前启后。

不偏不倚就是教材中的观点直接拿来用,这是主流研究者的评价肯定错不了。如果凭着自己的感觉来,会给人学术态度不端正不严谨的感觉。

承前启后就是已经要交代这部作品是受到前面什么的影响,比如文风、比如其他作家作品的影响,同时也一定要交代它对后世的影响。这样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你上下打通的开阔学术视野。

二.如何快速记忆

专业课要学会先理清知识框架,理清时间线,再背诵

背时:①掌握轻重缓急,先背重点,后期再不断补充小点。②注意纵向分时间,横向分类别。

任何人的复习不太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一些不太重要又可能考的小点,要学会放弃,先掌握了更重要的知识点,再掌握小点。我一般都是自己整理课后题答案,梳理答题思路。比如名词解释,分点答题。比如答文言文中的某一句:就按A出自作品,作者B翻译C文学理论知识内容D评价/影响这个顺序来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的复习方法到最后更多是落实到了笔上,也有要加强自己记忆的目的。

再比如具体作家,如沈从文的文学特色、丁玲创作历程的转变、周作人的文学思想,鲁迅的杂文和周作人小品文的比较;某一类文体,如战后现代派诗歌的发展、还有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综合考察,如五四新文学的先锋性和80年代小说的先锋性的比较,所以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每种文体的发展演变都要好好准备。

三.如何应对压轴题

1、破解观点。(破解需要具备基本的阅读水平,更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这一点要多看教材,提高阅读水平见前面的基础步骤)

2、确立对观点的正确态度。 分两种情况:一些观点的对与错很明确,而另一些观点则合理性与片面性并存(但是行文时要以其中的一个方面为主) 如:诗穷而后工

3、摆出论据(包括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

一般来说,要结合理论来分析文章。比如你应该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人物,思想,情感,意象,这些截取一个点来分析是最好的。也就是在大方向上把握一个点,然后具体地展开分析你可以自己找两三个角度去分析那个大的论点。

答题重点:我个人的感悟是,答题要靠具体的例子内容撑起来的。

中国语言文学考研考什么

其次要把非重点部分快速浏览一下,不用记忆,而重点部分开始有意识地记忆。并且对于可以纵向梳理的内容,比如例如现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经历过时代和风格转变的作家也往往被分散在不同时期进行论述,如丁玲、巴金、曹禺、张爱玲、钱钟书,需要自己进行整合,有的在书中的篇幅很短,需要我们自己去找其他的资料进行补充。还有横向的比较,都需要自己梳理一下,名词解释可以按照文学社团、刊物、著作、流派等等进行分类整理,但也要注意潜在考点,至少要有印象,不要出来一个名词你说你从来没听说过。在理论阐释中的一些例子和名人说的话一定要反复体会理解,最好能简单背下来一些,考试的时候结合作品和理论的话,这样答出的题才能更好地得分。

写作

评价一篇优秀评论写作的标准之一是结构上能够做到“凤头猪肚豹尾”。我个人认为除非具有比较高的文学素养,否则在紧张的考场环境下写一篇优秀评论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写作时一定要注意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

写作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常见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等,还应有适当的过渡、照应。

通俗说来,可以采用“三段法”,这既是针对整篇文章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的梳理,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文章分析,比如重点论述的中间部分又可以依据写作思路划分为三个层次或者以三个“小标题”的形式开展

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起句切题”,即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准确直接地把这篇文学短评总的内容概述出来。

结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采用“卒章显志”、“留有余地”、“戛然而止”、“余音袅袅”等写法

正文:要有鲜明观点,要确定好自我的文化立场:要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品作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要通过适当的逻辑论证展开。

写作技巧

抓关键词法

你会发现,可能看了很多关于某个理论的材料,依然抓不住重点,不会用,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你没有理解它的实质是什么。其实一个理论,它的内核只有一个,把这个核心找到,再进行合理的延展,就是完整的一个理论了。下面通过几种理论简单介绍一下。

一、社会历史批评

实质:把文学作品与它创作时的社会历史现象、作者情况联系起来。

适用作品:现实主义作品居多

关键词: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具体性、个体性、丰富性、真实性、地域文化研究等。

二、叙事学批评

实质:研究现实生活中的作者和作品中隐含的作者、理想的读者、现实的读者、叙事的技巧、叙述的可靠与否。

叙事的视角:全知视角、限知视角

关键词:叙事的时间快慢、省略、概况、悬念、语无伦次的叙事、场景、延宕等。

三、心理批评

实质:从创作者心理的角度,分析作品中出现的情节和人物故事。

适用对象:分析作品人物形象

关键词:接受者心理的变化、人格结构理论、无意识的本我、现实的自我、超我、梦的理论、梦的象征意义等。

古代题型的写作方法

以上讲的是比较全面的内容,主要是应对以现当代文章作为题干的题目,对于以古代作品的评价作为考题的题型来说,准备起来更简单。基本就是用中国传统文学评论的观点来准备即可,不需要看特别多的外国文学理论。

中国传统文学评论的内容这里试举几例:儒家对审美主体与伦理人格关系、文学思想、审美性的基本观点;道家虚静文学思想;佛家心境美学;“辨味”法、妙悟法等。

先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吧,最重要的部分基本也都说的差不多了,其他比如外国文学什么的复习,如果有时间我会再写文章给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