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二战流程:考研全流程必看干货,二战决定成败的小细节。




2022-07-24 15:07:04
作者:gong2022
0

考研二战流程

☑回复“拼课学习”带你直达理想院校

☑回复“每日福利”获取每日更新福利

【基本信息】

考研成绩:355

本科院校:海南大学应用化学

报考院校:扬州大学学科教学(化学)

录取院校:南通大学学科教学(化学)

“勇气是压力下的优雅。”

海明威的这句名言一直是我在压力与困难前的一剂强心剂。

每当我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完成某事时,我都会想到这句话,然后又会充满动力、埋头奋战。

为了写这篇经验分享,我翻遍了过去两年的照片、视频、备忘录、朋友圈动态,总结了如下内容,希望对还在赶路的你有所帮助。

个人基本情况

我的本科专业是应用化学,报考学科化学算半跨吧,但是要从头学的东西也是不少。

我今年是二战上岸的,去年一战失败后,找了教辅机构高中化学老师的工作,但是在入职培训的时候感受到自己和专业师范生之间的差距,为了热爱的事业,痛定思痛决定二战,想着一定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所以这个也算是我的考研原因吧。

我建议大家在投入到学习前真的要想好自己到底是为什么要考研,我当初也是跟老师、家人、上岸的同学、工作的同学都聊了很多后,自己也有冷静思考后,才决定要二战。

因为二战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付出的时间成本都是不容忽视的,不能单纯是为了考而考。

我希望大家可以充分冷静思考后再做决定,一是可以保证自己全力以赴,二是无悔于自己的决定,调整好心态与学习动机。

我今年的一志愿是扬州大学,初试成绩如下:政治62分,英语二75分,教育综合96分,普通化学122分,总分355分。

从分数来看是比一战(280分)高了不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没能一志愿上岸,最终调剂到南通大学的学科化学(原因与调剂过程下面会展开)。

院校选择

对于考研来讲,“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腻了,但是两次的考研经历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考研不光是对于大家知识储备的考察,也是心理战,更是信息战。

我一战没有做什么思考,有点盲目跟风的心态,选择报考南京师范大学,初试准备的也是稀里糊涂,结果分数惨不忍睹,自信其实也有点受到了打击,觉得自己大概与教育学无缘了。

但二战的时候,我对于院校选择慎重了许多,但事实证明了还是有不足之处。

二战准备初期,我看了许多学长学姐经验贴以及老师介绍学校的讲座,了解到其实这个专业不光只有师范类的大学开设。

于是我将自己心仪的学校列了个表格,将自己考虑的因素都对比了一下,最终选择了扬州大学。但后来调剂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我这个选择的“风险”。

学姐这里还是建议大家去做“梯度选择”,比如本科是双非,就报个211,本科是211,那就报考985,以此类推。

因为我本科是211,考虑到二战想稳一点,就选择了看似“竞争不大”的双非综合类大学,结果今年我们这个专业上线的人数很多,往年可能我这个分数算高的,但今年专业才排13名,学校只招8-9人。

复试失败后,调剂时学校是会看一志愿你的报考院校,所以我这样的调剂就很吃亏。

其实没有最正确的选择,我们只是努力让我们的选择变成正确的,学姐希望大家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做出选择。

最好是在五月份之前就要定好学校了,我是不太推荐边准备边复习的,因为这样其实更耽误事,你会一直流连于查找院校、无限纠结,反而无法静心学习、浪费时间。

初试备考

(一)英语二篇

英语我感慨最深的是:试卷里阅读最重要,阅读里词汇最重要,词汇里动词最重要。

无论是英语一还是二,吃透真题就可以了。

虽然我的六级也过了,但是我第一年刚开始做英语二真题的时候也是连蒙带猜打个四五十分。我个人感觉英语练好阅读和作文,剩下的部分也就没什么难的了。

词汇:这里推荐墨墨背单词app考研二战流程,可以自己选择词汇本来添加要背的单词,然后它会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来帮助你复习,虽然可能背得慢了点,但是背得那叫一个扎实!

词汇本我背的是王江涛老师的十天搞定考研词汇,只有3000多个词,背诵压力小且有效。我习惯于利用碎片时间去背,背诵的量也是循序渐进地来,从100、120慢慢到150、200。

阅读:如果能把真题的阅读利用好,其实英语70+真的不算难。我大概是从4月份开始练阅读精读,如果语法不太好的同学建议先去学习一下语法考研二战流程,再入手阅读。

精读主要包括词汇、长难句、行文逻辑以及选项出题点,英语阅读文章的质量都很高,也可以写写读后感考研二战流程,真题最好是做两遍以上的。

在7月份前先做10-15年的真题,做透之后再做15-19的,要留两套当模拟。考前模拟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无论是对于哪一科,一定要去模拟考。

大概十一月份就可以模拟了,要选择考试的同一个时间去模拟,比如英语是周六的下午两点到五点。

在一次次模拟考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找到合适的答题节奏,再次强调,考试不完全是考知识储备!

考研二战流程

阅读笔记

考研二战流程

作文:如果有时间的同学,准备一个自己的作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家一定要去听王江涛老师的作文课啊!!真的是宝藏!!四六级同理。

我记得我第一次听道长的作文课是考六级,当时在校车上,随手点开看看,结果惊为天人、醍醐灌顶,回宿舍之后立马又听了一遍并整理了作文本。

对于作文本我分为三部分:范文正文、中文翻译以及补充笔记。

补充的主要是道长上课根据一个词或者一个话题拓展的词组。可以说背一篇顶三篇。背和默写程度按道长要求来即可,记得及时复习。

考研二战流程

考研二战流程

作文本图片

(二)政治篇

政治我是在b站和微博查了up主分享的笔记、视频来调整自己的进度。

建议英语大家也可以去看看大神经验视频,结合自己基础,规划好学习进度。

但是,也不要在这方面花费太多时间哦!

利用空余时间看看就好了,否则就变成天天在图书馆玩手机,学了一天下来也不知道到底学啥了,陷入焦虑恶循环。

选择题:这里推荐一个刷1000题很好的方式——刷题本。我也是偶然在淘宝上看到的,买来后发现这个方法真不错,不但节约时间,而且能反复多练几遍。

考研二战流程

刷题本图片

大家在网购app上直接搜“政治1000题刷题本”即可。对于肖四、肖八的选择题我也是这样练的,刷了大概有三遍。

(三)学习方法篇

拉伯雷说:“没有经过理解的知识等于灵魂的废物。”

这个部分的分享主要是来源于教育学333的学习过程。

对于去年一年的333学习过程,真的让我收获许多,也成长了许多。我在一战备考时,对于文科存在一定误解,大部分时间是拿着成段的文字死记硬背。

但其实每一门学科都有它的知识体系与逻辑,都需要去理解着来记忆。

而且333中有一门教育心理学,真的对我启发很大,不仅提升了我的元认知能力,而且让我对于学习这件事了解得更加深刻与通透。

1.框架式笔记法

框架式笔记法真的是太香了!这种方法我是从333里学来的,虽然我的333分数不高,但是我将此法迁移到了我的专业课二上,分数比去年高了一倍。

框架式笔记法的精髓就在于:提取、逻辑、缩减。

提取自然就是把一本书或是一个章节的层次提取出来,可以按着目录、大小标题来。逻辑主要是针对一大段话,怎么按自己的逻辑去划分并归类。缩减就是不要一字不落地去抄书,浪费时间不说,记下来的也不是你的笔记。

电子笔记推荐两个app:幕布、OneNote。

考研二战流程

软件图片

这两个软件我在复习期间的使用率很高,而且免费、便捷,有钱的同学可略过。幕布可以很快速、清晰的把提纲列出来,也可导出思维导图。

OneNote需要用到Apple Pencil,可随意涂改、改变文字位置,而且也不用纠结选笔记本了,我一般用来复习默写、笔记打草稿等,节省纸张而且写错了调整起来也很方便。

考研二战流程

OneNote笔记示意图

纸质笔记推荐大家用A4纸或者活页笔记,这样比较灵活。记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一遍是新授,我会用黑色的笔来记,蓝色笔迹作为补充,可以补充老师拓展的内容或是自己的观点;

第二遍是强化,这个时候要开始简单背诵了,用彩色笔或荧光笔标记重点内容,背的时候也是按框架,从大到小、从略到详,这样比较符合我们大脑的记忆特点;

到了第三、四、五遍以上时,可用彩色笔在笔记留白区总结一些背诵心得、感悟,或者背诵口诀,这样就得到了一份真正属于你自己的笔记。

考研二战流程

考研二战流程

这里就拿我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里的一段来举例吧,虽然所分层次类别不一定多么准确,但是能帮助自己记忆即可。框架式笔记可以说是一个把书变薄再变厚的方法,变薄是先将一本几百页的书提取成三四十页的笔记,再变厚则是指背诵几遍后考研二战流程,你要形成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能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在一次次实践中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做到融会贯通,真正学透一门学科。

考研二战流程

2.精细加工策略

如果说框架式笔记是为了方便记忆,那么精细加工策略则是帮助我们记得又快又好。

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精细加工策略是学习策略的一部分,主要是针对某个知识进行深层加工,促进我们的理解与记忆。

在记忆术中,我比较常用的是首字连词法和关键词法。首字连词法,就比如说背诵孔子的教育方法,四个方法的第一个字串起来就是“好学启因”,背下来再拓展为完整的名词。

关键词法是靠视觉+谐音(声效)来记忆的,比如背诵“骑士七艺”内容:游泳、骑术、狩猎、投枪、击剑、弈棋、吟诗的时候,我将这七个词串成一个故事,并结合想象画面来背:一个骑士骑着马、游过河去狩猎,他利用投枪与击剑猎到了很多战利品,晚上回到城堡陪着领主弈棋又吟诗。

通过一些策略与技巧,我们可以减轻背诵负担,将背书变成一个思考与沉淀的过程,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背诵技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考研二战流程

考研二战流程

3.一关流量,效率加量

我想对于“怎样防止自己在学习的时候玩手机”,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同学选择把手机锁起来,有的同学下载一些学习app记录学习时长,或者有同学干脆不带手机等等。我防止自己玩手机的方法是关流量+保电量。

去年我是在我家附近的一所师范大学的图书馆里复习,一是学习氛围好,二是离家近。

我一般是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学到晚上十点,一天的时间不带充电器,中午吃饭付钱、打热水、来回打车、平板学习开热点,这些都要用手机,再加上我手机电池也不如新手机续航时间长,留给我能玩手机的时间和电量自然就少了很多。

而且一直开着流量是真费电,我一般也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把手机流量打开。

流量一关,智能手机也跟老人机差不多了。习惯关流量后,你会发现其实平常真的没什么人找你,大家都要忙自己的事,学习的注意力自然就更容易集中了。

但如果有同学说,就算不开流量,翻相册什么的也能翻一天,那你可以把你玩手机的原因写在一张纸上,看看是不是一定要现在看手机,如果不是,那就好好学习吧,毕竟现在的每一天都是你余生最年轻的一天。

总之,学习是一种行为或行为潜能上所发生的变化,希望大家都能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享受学习的过程,注重积累高效的学习方法或策略这类原理性的知识,因为它们也是能伴我们走得更远的知识。

考研二战流程

复试与调剂

(一)复试失败原因分析

为了上岸我一共参加了三次复试,两次线上,一次线下,积攒了不少复试经验。除了第一次复试失败了,后面两所学校都给我发了拟录取通知。

上岸后,我结合这些经历,总结了我一志愿复试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准备不充分,外加紧张又不自信。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之人。”这句话无论是对于初试、复试还是调剂都是很适用。

对于复试我准备的时间不算短,从一月底开始,专业参考书看了两遍,面试问题总结了一个文档,天天练习,也和朋友模拟过线上面试,但是还是在面试的第一道英语问题折了:“用英语介绍一个化学材料”。

我看着明亮的窗户,选择介绍玻璃,但是却苦于专业词汇英语不知道怎么念。

当时我坐在大客厅,仿佛都能听到空气流动的声音,但是却听不到自己大脑转动的声音,反而满脑子都想的是太尴尬了能不能跳过这个问题,而没有去想着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太好的。

后来一考完,我立马就想到了其实我可以绕过专业词汇说点别的方面,但是那也已经晚了。

后面的自我介绍环节,我背诵得太过于熟练导致背诵痕迹太明显,没有突出个人特色;但在后来几次的面试我选择在稿子的基础上,根据老师的提问自由发挥,明显效果就好了许多。

第一个问题的失利让我有点乱了阵脚,后面回答专业问题时思路不是很清晰,也有点不自信;但在南通大学的面试时我也遇到了不会的问题,但我心态明显比第一次沉稳了许多,没有因为一两个不会的知识点影响其他部分的发挥。

还记得当初一志愿复试完的无数个夜晚,我都被自责与懊悔的情绪紧紧包围,关于那个英语问题的答案我现在可以脱口而出,但是机会过去就是过去了,我们都无法让时间倒流。

后来我也明白为什么老师会问这个看起来有点“偏”的问题了——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涉及无极薄膜材料。

考前我只想到要熟悉自己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实验过程,没想到英语方面也会被提问。

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吸取我失败的教训,留意学校复试需要提交的资料,无论是简历、成绩单还是毕业论文,每一个点都可能成为你复试逆袭的关键。

(二)调剂经历

得知一志愿未被录取后,我就抓紧时间加入到调剂大军中,但是学科教学的调剂竞争惨烈,大概有连续一周的时间我都是一直被各种学校拒绝的状态。对于调剂的技巧,我想大概就是:永不放弃的厚脸皮、随时上场的决胜心。

首先,调剂一定要趁早。扬州大学的复试不算太晚,但是当时出成绩后已有很多学校都调剂都结束了。

所以调剂是争分夺秒的信息战,信息来源除了研招网的调剂系统,还可以去微博、公众号或者学校研究生官网多关注,看到有调剂名额的学校一定要积极给招生办打电话或给老师发邮件。(打电话和发邮件我就不展开了,网上有很多相关攻略)

其次,要“厚脸皮”。这个“厚脸皮”其实是指要时刻保有信心,因为调剂确实是个比较磨人的过程,虽然有一个月的时间去找学校,但是听到周围同学纷纷传来上岸喜讯,自己却还看不到任何希望,心里真是备受煎熬。

好在一志愿复试时,我在网上结识了一位同学,我们两个人分数一样,都未通过复试,调剂过程一直相互打气、相互鼓励,最终我们都调剂成功了。

最后,就是要时刻做好准备。调剂了大概一周后,分高的基本都已找到了学校,我们这个分数才有了点机会。

于是在一个午后,我接到了某师范学院的复试电话,他们是线下复试,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虽然路途遥远,但我不想放弃每一次复试的机会。

而就在我准备参加该校复试的当天早上,我起床后发现南通大学开了调剂,想着机会应该不大,但还是随手填了一下,结果考完笔试的中午就接到了南通大学的复试电话。

而跟我一个分数的那位同学她本来也很想去南通大学,但当时她没有能填的志愿了,结果就这样错过了。

所以在调剂的时候,大家可以留一个“机动志愿”,而且有些学校是半夜十二点开调剂系统,所以睡前、起床时养成随手查看调剂信息的习惯,以防错过一些心仪的学校。

除此之外,如果你了解到你申请的学校没有机会进复试了,是可以给学校的研招办打电话帮忙解锁志愿的,千万不要傻傻地等着到解锁时间再换。

调剂每一天的心情都像坐过山车,起伏不定,而且不让你下车的那种。

我觉得调剂需要心态、技巧,再加上一点点运气。所以我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都不会用到调剂的经验分享,都可以一志愿成功上岸。

结语

我相信真正经历过考研的人,都能体会到,考研是一段令人难忘、影响一生的经历。

我的大学四年其实还算快乐,但不算充实。沉迷玩乐、不懂规划、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使得我浪费了很多时间、错过了许多机会。

考研就像是在人生的路口给自己多一条岔路的机会,而在备考途中,不光是积累知识的过程,也是成长的契机。

重新培养学习习惯、时刻保持思考,就像时刻看着一面镜子,镜子里映着我的过往,提示我的方向,使我不断反思、沉淀后也更加了解自己,对于未来的路看得也愈发清晰。

对于两年来的考研时光,我很感恩老师、家人、朋友给予我的温暖和支持,如果没有他们,这一路不知还会多出多少艰难险阻。

最后我想把小高老师的一段话作为结语分享给大家:“从来不是让你把一次考试当成人生成败的赌注,只是想让你在足够年轻的时候体会一次全力以赴。”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希望还在路上的你,无论将面对怎样的风暴,都能鼓起勇气走下去,并感谢这段旅途带给你的风景。

考研二战流程

考研二战流程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