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2021浙大心理学考研必看贴:学硕研究生停招,专硕研究生扩招(持续更新)




2022-07-22 01:06:17
作者:gong2022
0

2020年浙大招收了3名应用心理专硕,不招专硕的政策有所变化,但是试卷难度较高,分数较低,专硕复试分数线为340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同时报考人数也较少。因为浙大以前的传统是学硕调剂到专硕,专硕基本不直接招。

据闻浙大学硕停招,将学硕名额置换为博士名额,专硕扩招,计划招30人。

一、浙江大学心理系简介

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为浙江大学下属院级单位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设立的心理学系之一,其前身为我国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陈立教授1980年创立的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的原国立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我系以应用心理学,特别是工业心理学为特色,是国内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科研机构。目前拥有应用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我国心理学领域第一个国家级实验室――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最早批准的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也是心理学领域最早批准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拥有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已成为我国心理学领域科学研究和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我系先后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28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863”项目、“973”项目、国防预研重点项目、攀登计划、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60余项和NIH(美国国立卫生院)、IBM、Microsoft、Intel、Motorola、Nokia等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50余项。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20余篇,其中被SCI、SSCI、EI收录的论文14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部。相关研究成果曾获国家及省部级奖近20项和国家授权专利6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近年来,围绕心理学学科发展趋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高新技术发展,我系依托本学科的传统和新兴研究方向,构建以“认知与脑研究”为基础,以“工业心理学2.0”(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工业心理学)聚焦产业应用,以“发展与健康心理学”聚焦社会应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学科方向。在脑与认知、心理行为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因工程、管理决策、积极成长与老龄化、社会心理服务等领域形成新的学科优势。

我系现有在职教职员工4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百人计划等研究员6人,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有15人次在国内一级学会中担任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或理事。

二、师资介绍

1.沈模卫

1961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特聘教授。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心理学系,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2年获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杭州大学心理学系任教,1994年在德国基尔大学高访。1997年晋升教授,1998年列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浙江大学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应用心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心理学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人。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应用心理学》杂志主编。曾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2005-2013)、理事长(2013-2016),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学科评议组成员(2003-2014)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系主任(1999-2005、2009-2017)。2002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科技人员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认知过程及建模、社会认知、药物成瘾、智能人机交互、航空工程心理学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2.钱秀莹

长期从事认知心理学、工程心理学、认知工效学的研究,尤其在视觉触动觉整合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领域的研究国内领先,近期关注和从事心理大数据研究。1998年入选浙江省151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多次去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心理系,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等做访问学者和合作研究,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先后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美国NIH子项目等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近年来研究领域扩展到大数据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连续与企业-浙江大学关于心理大数据研究的重大合作项目。现任浙江省心理学会常务理事,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等杂志审稿人。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专题》课程系列曾连续获教育部创名牌课程项目资助, 2005年获国家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

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

研究方向:认知心理学,视觉-触觉整合,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终端用户体验研究,无意识加工,心理行为大数据分析

笔者听过钱教授的讲座,在大数据和用户体验的研究上十分有建树,也和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有合作项目。

3.张智君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工业心理学专业,1987年获教育学硕士,1994年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认知与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类工效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应用心理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曾任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心理学基地主任等职。主要学术领域为注意与脑机接口、社会认知、知觉与运动、工作负荷与疲劳、用户体验等。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SSCI、SCI以及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教材)10余部,作为主要成员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以及其它各类政府奖励3项。

4.高在峰

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教授。研究领域:工作记忆,生物运动,绑定,自动驾驶

采用心理物理法、脑成像、模拟仿真等技术手段,研究个体工作记忆加工视觉信息的机制,及其在新型交互技术(如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5.陈树林

医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现在浙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精神科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临床心理学、 精神医学、 老年心理健康

1993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系,1999年硕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心理学系,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精神卫生系,2007-2009年在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博士后。 2017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老年心理健康方向访问学者。

2007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第三层次,2013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术成就:承担美国国立卫生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一五规划项目等多项国际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已在国外杂志上发表SCI、SSCI论文20余篇,国内杂志上发表论文60余篇。2009年和2013年均获得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获中华医学会论文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

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

社区心理学服务工作经历:自1999年始建立杭州市心理卫生工作办公室,执行政府职能,在社区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005年组建浙江省卫生厅重点学科医学心理科,致力于应用心理学理论与技术解决医学问题;2008年开始致力于在社区推动心理健康服务,并获得美国国立卫生院2项目和世界大学网络1项目资助,构建了国际学术研究团队,包括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西根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的专家。

更多师资介绍:

三、报录比和分数线

2019届研究生心理学报录比:

2020届学硕拟录取最低分397。

三、2020考情分析与参考书

学硕为312统考,2020年统考生计划招收7人,由于录取名单上未标注专业,无法确认最终招收人数,学硕+专硕统考共招收29人(排除骨干计划和退役大学生计划)。

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

312参考书附加312大纲解析(至少看一遍)

专硕为347自命题,官方没有给出参考书目,参照347大纲备考。

重庆大学心理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