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23数据一览!“双非+专硕”成热门!(数据科学考研)




2024-01-18 08:53:18
作者:gong2022
0

按照平均增长的幅度20% 来算,今年考研人数将增加90万人以上,考研总人数达540多万。这意味着竞争更加激烈,考研学子面对的形式更加严峻。
考研报考现在给人一种“博弈”的感觉,如何择校这个行为变得越来越有技术性。

“你不是一个人”,无论你什么想法都会有很多同学和你想法一样,考研人的同学们择校的水平都在提升。

根据现在已经公布的数据,部分高校的报考增幅超过39%。而这一个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那就是“专硕”已经成为考研热的一个首选,双非也是考研学子眼中的香饽饽。
01 考研热度只增不减

江西农业大学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工作结束,一志愿报考人数5087人,首次突破5000人大关!比2022年增加1441人,增长39.52%。

其中,一志愿报考增长30.35%。从2018年1029人到2023年5087余人,年均增长近65%,尤其是2022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呈现爆发性增长,较上一年增幅达80.32%,增幅居全国前列。


云南民族大学在2022年研究生各项指数均大幅度提升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6101人,比2021年报考人数4755人增加了1346人,增幅达28.31%。2023年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据统计,2023年报考云南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人数为9486人,比2022年的报考人数增加了3385人,增幅达35.7%。

其中,“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考生1442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236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21人。会计、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亚非语言文学等持续成为报考热门专业。


其他部分高校2023年考研报考人数及增幅:

延安大学报考增幅为33%,比2022年增加2700人,总报名人数8248人;

重庆理工大学报考增幅为32.3%,2023年报名人数达10000余人;

西北政法大学报考增幅为20.8%,比2022年增加2592人,总百名人数15037人;

安徽理工大学报考增幅为16.5%总报名人数7160人;

西安理工大学报考增幅为14%,相对2022年增加1600余人,总人数13964人;

北京科技大学报考增幅12%,,总报名人数为13000余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截至上个月20日的数据,2023年报名人数达到15161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3年总报名人数为12000余人;

重庆理工大学,较2022年增幅32.3%,总报名人数为10000余人;

长江大学超一万人以上报考;

北京林业大学比2022年实际考试人数增加8.8%,今年总报考人数是9699人;

兰州交通大学近7000人;

其实这些人数都不算是最高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2023年mba研究生报名数量超过1700人,同比增加70%

02 专硕报考十分火爆,报考比例占七成!

与学硕相比,专硕报考人数已经呈压倒性的优势,加上政策方面的调整,更成为很多考研学者的首选,这也是近几年来研究生报考的一个显著特征。

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2023年总报名人数为15037个人,其中报名专硕的就有11155人,占比达到了74.2%,学硕报名3882人,只占到25.8%。

而延安大学2023年是有8248人报考,专硕考生占比72%,而学硕占比只有28%。


为什么专硕报考会在考研热中日渐流行呢,一方面,专硕学位现在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对于一些专业学位类别而言在就业上更有优势,应用型人才也成为更多行业的青睐。

再者是,近年来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计划也逐年增加,国家政策也是鼓励大家往专硕报考。

专硕和学硕两者有何区别?

我们听听央妈怎么说: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偏重理论和研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实践为导向,与职业性直接相关,培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践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比如工程师、会计师等等。

“到非名校的普通院校读研,将会是大部分考研学生的选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要让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质量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就必须扭转源于精英教育时代的“身份教育”与“学历社会”问题,推进教育观和人才观转向“能力社会”。】


03 “双非”成爆款,热度赶超双一流!

不管是985、211高校,还是双非高校,都会存在报名拥挤的情况,这是相对而言。

今年不是很流行一个词叫“逆向考研”吗,就是因为不少学生为了提高上岸成功率,放弃双一流高校而选择双非院校,或是从一区而选择二区,降低一下自己的报考目标。

西藏民族大学就是一个例子,去年报考人数较前年直接增长123.2%,这是“双非”+“二区”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大家都扎堆逆向报考了,导致在今年的报考中,部分985、211院校报考人数的增长明显要低于“双非”院校。一些“双非”大学的报考人数也在刷新纪录。

像我们上面提到的“五院四系”之一的西北政法大学2023年报考人数15037人,省部共建高校西安理工

大学2023年报考人数13964人。这个报名量甚至已经赶超985高校了。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江大学等“双非”高校报考人数也均超万人,报考热度完全不输“双一流”。

所以在一些双非高校官网上,会看到“突破万人大关”的字眼。

以往一些需要调剂才能招满的一般高校,如今已不愁生源,热门专业甚至只录取第一志愿。

这就导致考生必须理智报考,否则第一志愿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调剂名额越来越少,一志愿上岸和调剂的难度都越来越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换个角度想想:

越来越多的同学意识到考研上岸的难度,报考趋势可以看出这趋势导致了双非高校可能成为报考的“重灾区”。大部分同学冲着“捡漏”、冲着“稳定”的目的考试的,结果大家想法都一样,反而“撞车”提升了上岸的难度。

这个热议现象各有各的观点,虽然报名人数增加的幅度和上岸难度提升的幅度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不会相差太大。

小锦鲤秘语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更稳的方式不是懦弱,是另一个层面的勇敢。

不管是报考“双一流”大学还是“双非”院校,不管是选择学硕还是专硕,剩下为数不多的考研倒计时,我们都要为了成功上岸拼尽全力,如果你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你还有余力,那么接下来请竭尽全力,让自己不留遗憾!



都说英语作文是最好拿分的模块?但你知道吗?
这个优势现在就可以拿到!
0元参与作文批改,万能模板、直播互动指导,高效提分~就在英语作文批改带练营
扫码进群预约吧!

冲刺阶段不知道大家都准备的怎么样呢?由于不能时刻陪在同学们身边,所以小锦鲤准备了一些“备考利器”送给大家戳码回复“888”,下载pdf高清文件。

戳“阅读原文”一键搞懂全年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