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本院校考研:二本学校的学生想考研到211、985学校现实吗?




2022-07-18 14:04:21
作者:gong2022
0

有的时候现实还是比较赤裸裸的,从17年武汉大学的保研政策来看就可见一斑。

武大当时想把所有学硕都给保研的学生二本院校考研,消息一传出来,很多想考武大的学生直接崩溃,最后虽然也有一定名额被放出来,但绝大多数名额的确都给保研了。

仅从就业层面而言二本院校考研,学硕和专硕差距其实不大。但从学校层面而言,说个政治不正确的话:学硕就好比亲儿子,专硕有如抱养的……无论是学费、奖学金、学术程度来说都有一定差距的。

我男朋友的导师前两天把弟子们都拉了个群,无论毕业几年,上来介绍的时候都会说“这是xx届学硕”、“这是xx届专硕”,分得特别清楚。

接着,是推行全日制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的区别。

这个相关话题在知乎上讨论地很充足了。说白就是培养起来其实也没什么差别,但非全日制学费更贵、不提供住宿和奖助学金,学生付出的成本会更高。

但考研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是统一划线的。起码17年是这样,后面政策变不变不知道。

于是我们可以get到:以后绝大多数的学硕和相当一部分专硕都给了保研的,这保研的里面又有相当一部分是给本校直升的;剩下那么点全日制研究生的名额很有可能都给了考研中的关系户、或者本科出身更好的;最后是非全日制研究生,开销很高,但还是要你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考进来。

还有第三个例子,我个人亲身经历的。

二本院校考研

我申港校的时候,留心了一下我中介老师在朋友圈报的offer,她是做港澳新留学的。而我几乎没有看到非211的学生申到了港中科、新国立、南洋理工这几所亚洲传统名校。不是说完全没有,是几乎没有。许多二本的学生,雅思上了7,GPA也很高二本院校考研,但至多也就申到了港城大。(当然,这两年城大很生猛我们都懂……)

我举这三个例子,是想告诉题主,以及无数的后来者:

幸存者偏差当然是存在的,但如果想走这条路,想从二本考到好学校,就要做好拼死奋斗的准备。和你们竞争的人,本科出身比你们好,也并非不如你们努力,说不定人家还有点关系呢。

这种关系其实近似于留学中所说的“套瓷”。拿中传来举例子(学新闻的都知道中传多难考了),我们学校有个男生帮中传一位老师干了好几年的活儿,算半个弟子了,他保研去中传非常轻松,拿了名额直接去面试,无惊无险地通过了。

还有一位学长,保研没保上,考本校的研究生,专业他不挑的,对他来说达线就OK了,只要达线了肯定会被录。原因也无需多说。

所以对于实打实想靠实力考研的学生来说,你还得考虑一下这群“关系户”分掉的名额,对吧?

总之,二本考名校是很难的,但也不要失去希望。毕竟每年还是有若干逆袭的存在。人家真的是靠吃得苦中苦,才奋斗出来的。

最后。

二本院校考研

孩子们,好好高考,起码要进一个能拿保研名额的学校吧;

那些在还不错的学校念书的孩子们,好好学习,别到了大三再考虑要不要考研的问题,真正的好学生早保研跑路了;

那些家境还不错的学生们,好好学英语、刷GPA,拿不到保研名额还能出国对不对;

那些学霸、专业的扛把子们,也要好好学英语、做科研,保研政策不好咱还能全奖出国呢是吧;

读书是个好出路,但也不是唯一的出路,你要是大学四年混得风生水起,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特别强,直接就业也绝对不亏,根本不需要考研了。

我始终信奉的一点是,不要把自己沦落到忐忑地给别人挑选、还生怕没人要你的地步。

考研何尝不是呢?

如果你对留学感兴趣二本院校考研,也可以考虑找懂的人聊一聊:

注意,这个链接点进去,是一个靠谱的【留学顾问】。对方会给你做免费的1v1咨询,至于是否选择对方的服务,完全看你的需求,没有任何的强制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