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医药大学考研:2010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张江中医药论坛工作总结




2022-07-15 20:03:50
作者:gong2022
0

2010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张江中医药论坛工作总结

2010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张江中医药论坛——中医药研究思路与方法,是按照上海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上海中医药大学考研,依托中医药类院校的优势学科,打破学科界限,扩大学科建设领域覆盖面,紧紧围绕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优势产业,以促进上海乃至全国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的学术活动,论坛旨在加强各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培养和训练研究生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以及在学术交流中敢于质疑、善于发现的实践创新能力,营造学校浓厚的学术氛围。

我校于2010年11月19日至20日举行了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张江中医药论坛,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学位委员会、浦东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承办,以“中医药研究思路与方法”为主题,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征稿,受到上海各高校及全国二十余所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积极响应。在近100篇的来稿中,研究生们就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医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中药研究与开发以及多学科发展中医药等六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论坛征文阶段

论坛于2010年6月上旬发出征文邀请函,至截止日期,共收集到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辽宁医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等20余所院校的90余篇论文。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中西医结合、中药以及多学科发展等六个方面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来稿经相关工作人员收集、整理并装订成册后,由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周昌乐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陶建生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刘成海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苏励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费兆馥教授等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征文评审表见附件一),经专家评审组精心审核,评选出本次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6篇,二等奖8篇名,三等奖10篇(获奖名单见附件二)。精选了其中12篇论文进行演讲和交流,并从所有来稿中挑选80余篇编辑成《中医药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集》(论文集封面见附件六)。论文从各个方面对中医药研究的思路与方法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代表了目前全国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展示了当代研究生的蓬勃朝气与创新思维。

二.论坛筹备阶段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会在研究生院院长陈晓老师、党总支副书记段艳霞老师等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积极筹备此次论坛。为系统准备此次活动,2010年10月21日,校第21届研究生会召开会议,在主席团各位成员的统筹安排下,会议宣布了本次论坛的性质、意义、前期准备工作及预期效果,各部门系统有序的开展工作,论坛进入正式筹备阶段。

上海中医药大学考研

三.论坛宣传工作

论坛的宣传面向上海中医药大学(包括各二级学院及附属医院)进行了广泛宣传上海中医药大学考研,得到了我校各单位的大力支持。在论坛筹备阶段,研究生会宣传部将与会人员邀请函(邀请函见附件五)下发至各学院(所)和中心,并在校内各宣传栏及各附属医院张贴宣传海报44张(论坛海报见附件七),在图书馆、三星河桥、8幢及9幢教学楼悬挂横幅共4条(横幅见附件八),设置前往图书馆及行政楼的导引标志共15个(引导标志见附件十),会场内外摆放X宣传展架3个(展架见附件十一)。全方位的宣传布置,充分调动了校研究生参会的积极性,对论坛的顺利召开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四.论坛举行阶段

2010年11月19日上午9时,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张江中医药论坛于2010年11月19-20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图书馆裙楼四楼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议程见附件三)上海中医药大学考研,上海市教委学位办束金龙主任、赵坚老师,浦东新区卫生局李荣华副局长、中医发展与科教处王杰宁处长、郁东海副处长、赵辉老师,浦东新区中医药协会唐英常务副会长和许涛秘书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施建蓉副校长和王群副书记出席了此次开幕式。开幕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王群老师主持并致开幕词。此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30余所兄弟院校派代表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由来自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沈自尹院士作了题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学术演讲。沈自尹院士介绍了自身八次科研突破以及三项指导原则,围绕“肾”及“证”本质的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例和科学依据首先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初步途径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改变了中西医简单相加的局面,进而提出“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等创见,拓宽了全国中西医结合的诊治与科研思路,对中医辨证科学化、客观化起了积极推进作用。之后,香港赛马会中药研究院徐宏喜教授作了题为《中药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学术演讲,徐教授从自身的研究的成长之路出发,介绍了各国各地区的中药的研究方法及我国中药研究是现状。

19日下午,著名历史地理专家、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作了题为《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的报告,葛教授指导我们开拓思路,放宽视野,跳出中医药领域的禁锢,从历史地理方面探寻现代中医药发展的出路。回答在场同学的问题时,葛教授睿智而风趣的解答博得会场阵阵掌声。接着,成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梁繁荣教授作了题为《中医药科研发展现状与选题思考》的报告,从宏观的视角阐明了现今社会医药科研热点问题及中医药的研究重点,并对今后的中医药科研方向指出了方向。四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受到所有参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特别一提的是,此次论坛的亮点是11月19日晚上举办的一次题为“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困惑与思考”学术沙龙,参加人员为优秀论文获奖代表和我校研究生代表。沙龙采取自由讨论的形式,来自不同学校的研究生就白天四位专家的报告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和心得,同时大家畅所欲言谈了各自在研究生学习中的困惑,特别是对科研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又热烈的讨论。这一活动一方面为研究生代表们提供了一个集中学习研究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大家意识到学术研究的严谨与审慎,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创新思维的迸发。

上海中医药大学考研

20日上午8:30,优秀论文代表交流会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行政楼三楼会议室举行,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陶建生研究员、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副所长蔡定芳教授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内科主任蒋梅先教授作为现场点评嘉宾出席了此次大会。来自由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科学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的12名获奖研究生代表就自己的论文做了报告和交流, 期间三位专家中肯而精彩的点评,令所有参会代表获益匪浅。

在陈晓院长和各位点评嘉宾为获奖者颁奖后,2010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张江中医药论坛在难忘与和谐的气氛中落下帷幕。

20日下午,我校研究生代表组织优秀论文获奖者进行了上海城市文化交流行,带领获奖者首先登上金茂大厦88层俯瞰上海全景,之后前往上海市海洋水族馆与海洋生物亲密接触上海中医药大学考研,最后夜观上海极具代表性的城隍庙,此次文化交流行给与会的各校代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们充分感受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与活力。

五.论坛总结阶段

2010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结束之际,回顾论坛的筹备、举办工作,我们深刻地感到:每一项活动的顺利举行,均离不开研究生院领导的指导,离不全体研究生会成员的奉献!当然,我们深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问题和不足,在论坛的筹备宣传工作中有很多纰漏,幸得研究生院陈晓老师、段艳霞老师、邹菁老师、陈嘉训老师、曹健美老师、干旦峰老师、沈海英老师的细心指导,使得论坛顺利举行。今后我们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弥补不足,不断创新和提高!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会

2010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