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 考研:在职考研,走过荆棘路自宽(附在职干部考研指南)
聚焦军队干部考研读研(中)
上尉王彬的考研梦
■程震寰 甘兆楠
夜深人静,忙碌了一天的三连官兵已酣然入梦,连部的灯却一直亮着,裹着军大衣的上尉排长王彬正在伏案学习,为即将展开的研究生考试冲刺。
闹钟嘀嗒作响,0点25分,该查哨了,王彬拿起手电、帽子和腰带往外走。为了支持他考研,连长和指导员商量后,特批他考前一个月到连部学习。作为回报,王彬主动包揽了这一个月的下半夜干部查哨任务。
查哨回来,快凌晨1点了,王彬用红笔将台历上的日期划去一天,然后继续背英语短文。
说起考研,王彬自嘲说是“久经考验”。的确,加上这次,他已是第3次报考研究生了。他向领导保证:若这次再考不上,以后不再提报考的事。
5年前从军校毕业时,王彬就一心想考研,可政策规定:指挥类应届本科毕业生不能直接报考,须先到部队任职。王彬带着考研梦,到基层当了一名排长。
2016年,达到任职年限要求的王彬信心满满地申请考研,但由于部队调整改革,所在连队整体转隶到新组建单位。老部队还没来得及审批他的考研申请,欢送转隶官兵的大会就开了。
刚到新单位时,部队紧张筹建,党委班子没配齐、机关业务部门人员没到位,王彬再次写好的考研申请不知道该往哪里递。指导员安慰他:“你还年轻,来年再考吧!”
此后一年,部队改革和练兵备战任务重,转换专业、学新装备、高原驻训、合成营建设试点等一系列“大活”,几乎填满了王彬和战友们的生活。“至于考研,只能想一想了!”王彬说。
去年10月,毕业第4个年头的王彬终于获得考研资格。他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机会难得,担忧的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怕浪费名额。
“怕什么来什么!”果然,第一次走进研招考场的王彬未能如愿。跨专业报考的他,以5分之差落榜了。
那段时间,王彬不敢见人,更不愿谈及考研话题。尽管营连主官都过来安慰他,但王彬觉得这都是“象征性的”,他心里琢磨:因为考研,估计领导已把自己边缘化了,要不怎么每次晋职都“花落别家”?
郁闷归郁闷,王彬从未放弃考研的念头,并暗自准备着。今年,他再次报考,并顺利获批。
王彬说,幸福感都是比较出来的——在一些部队,若第一次考不上,第二次就该把机会让给别人了。
一段曲折的考研路,让年轻气盛的王彬成熟了许多,心态也平和了不少。相比前一次,即将走进考场的他信心更足。
在王彬的学习笔记扉页,写着这样8个字:心中有梦,路在脚下。
□鼓励干部考研读研,不仅关乎干部个人成长,更关乎部队战斗力建设成效
□考研路上的现实矛盾,既需要个人理性对待,也需要组织及时引导帮助解决
在职考研,走过荆棘路自宽
——对部队在职干部考研读研现状的调查
■朱桁冈姜奇骏冯 鹏
2019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进入倒计时,中部战区陆军某旅修理二营助理工程师王乾利用业余时间复习备考。去年由于大项任务多,王乾主动放弃考研。在旅党委的支持鼓励下,今年他再次报考。李博涛摄
无论组织还是个人都要站在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的高度来看待干部考研
◆◆◆
近期,今年冬季毕业的研究生将奔赴部队。海军某基地早早地向上级提交人才需求报告,提出除接收本基地送学的研究生外,再引进一批高学历人才。
“缺人才,急缺人才!”该基地政治工作部领导的这句感慨,道出了部队对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近年来,该基地所属部队列装了不少新装备,增加了不少新专业,急需一批懂原理、善创新、有科技素养的干部来领衔训练和项目攻关。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与未来信息化作战需求相比,我军军官队伍整体学历层次还不够高,军队研究生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关乎部队战斗力建设,绝不容忽视。”军委机关有关部门一位领导语气坚定地说。
近两年,随着国家和军队研究生招生政策调整,部队在职干部既可选择报考全日制研究生,也可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且两种模式合并招生,毕业后取得的学历、学位具有同等效力。与此同时,对在职考研的干部在职 考研,招生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加分录取政策,这些举措有利于激发在职干部的考研热情。
与此同时,在职干部考研读研中还有一些应当引起关注的问题。
——少数干部把考研当作“跳板”、把读研当作“避风港”。
某院校一位研究生管理干部介绍,虽然在职干部读研后分配原则是回原部队,但每年毕业前,都有一些毕业学员申请调换单位,其中少数的确是因为原单位在改革中被撤并改、原专业已不存在,但还有一些是想把考研当作“跳板”。
相比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基层部队管理上严格一些、环境条件艰苦一些、体力上的压力大一些,有的干部想通过读研来逃避,最终实现“换个环境”的目的。
“这方面的空间越来越小了,随着研究生毕业分配政策的完善,岗位补充计划更加细化,优先满足战斗力建设急缺。”军委政治工作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一些部队领导认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端正研究生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要加强基层建设,解除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把基层建成广大干部成长进步的沃土,树立激励干部扎根基层、建功基层的政策导向。
——个别单位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出发,消极对待干部考研。
陆军防化学院研招办一位参谋告诉笔者,一些单位在审批中把握的尺度,往往根据主要领导对研究生教育的认识在职 考研,领导能正确看待的在职 考研,尺度就放得宽一些,否则就收得紧一些;有的单位领导认为干部考研影响工作,出台一些没有政策依据的限制条件,如营连主官不准考、晋升职务两年内不准考等。
一边是“打着灯笼找人才”,一边是优秀的骨干舍不得送出去学习。对此,国防大学多位研究生导师认为,造成这一现象,既有单位领导对研究生教育认识不够的因素,也有干部读研后作用发挥不好的原因。
“军队发展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培养大批高层次军事人才,加速推进军事人员现代化,为提高新时代备战打仗能力提供人才支撑。各级领导要从事关未来战争胜败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鼓励支持干部考研,不能在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上‘打转转’。”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政委蒋玉鹏说。
引导干部理性对待考研读研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
今年9月份,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赵磊接到一项任务:对该旅考研读研干部的现实困难进行调研,尽快拿出解决建议。
旅领导赋予赵磊这项任务,缘起近期“旅长信箱”收到多封邮件,反映干部考研读研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压力,呼吁旅党委予以重视解决。
下基层、走院校,搞座谈、发问卷……通过调研,赵磊发现大家的反映集中在三个方面。
——拿到考研“入场券”不容易。
由于岗位需要、报考专业、个人条件等多种原因,一些干部的考研申请一时未能获批。
从科长办公室出来,陆军某旅干事李磊像打蔫的茄子,一个人跑到厕所抽闷烟。
“想学习是好事,按说该大力支持,但目前科里这情况,哪能走得开?”科长的话,一遍又一遍在脑海里回放。掐灭烟头,李磊把手里的考研审批表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这是李磊第二次因工作被迫放弃考研。
——复习备考过程中工学矛盾较大。
“甘苦自知!”回忆起前几年备战考研的经历,去年毕业的军医老于感慨不已。那段时间,他正保障新兵冬训,白天一个人给上百名新兵检查身体,晚上通宵达旦看书。“苦累倒扛得住,但当看到妻子发来的孩子满月照时,想到因备考无法陪他们,心里酸酸的。”
不少在职干部反映,与应届毕业生相比,他们离开校园数年,复习备考难度较大。少数人好不容易拿到考研资格,但还没进入考场就打了“退堂鼓”。
——有些干部读研期间为承担部队工作分心。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一位在读硕士入校前是某支队的“笔杆子”,读研期间,他白天学习安排得满满当当,晚上和周末时间基本都用来为单位撰写各类材料。面对单位领导的“遥控指挥”,他显得很无奈:“没办法,毕业还得回去呢!”
据了解,一些干部读研期间,常被原单位以各种理由召回。
——部分干部因外出读研影响晋升。
调查发现,一些攻读博士、硕士归来的干部,学历和知识层次提升了,可职务原地踏步,普遍落在同期毕业未读研干部的后面。
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全日制研究生,按规定毕业后分别定正连职、正营职。但由于岗位编制限制,研究生毕业即纳编、毕业即到位很难实现,读研深造成了一些干部个人进步的障碍。
“引导干部理性对待考研读研面临的压力,是稳定基层干部队伍的现实需要。”某集团军一位领导认为,随着“考研热”的升温,选择读研的干部越来越多,对于考研读研干部反映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否则会影响干部思想稳定,对部队建设不利。
选择读研就要有负重前行的思想准备
◆◆◆
“考研的人,谁不是在负重前行呢?”从事研招工作近10年的空军军医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处参谋梁平认为,考研本来就是一场竞争和比拼,有一些沟沟坎坎很正常,需要每一名考研的干部理性看待。“有些难题需要组织解决,有些则需要个人来面对和承受。”
就拿考研复习准备中的工学矛盾来说,一些基层领导坦言,当前部队战备训练、调整改革任务很重,大项任务比较多,让报考研究生的干部完全脱产复习可能性不大。因此,准备考研的干部就要早做准备,妥善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至于考研资格,每个单位都有各自的实际情况,面对日益升温的“考研热”,每名干部申请考研时,也要充分考虑单位工作的需要。
调研中,一些部队领导表示,对干部申请考研时常陷入“两难”选择:优秀干部尤其是一些营连主官离岗读研,对工作接续的确有较大影响,但作为组织又不能置干部个人愿望于不顾。
军委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干部考研审批权在师(旅)级单位,各单位根据自身实际,从有利于部队建设的角度出发,划定一些审批原则、标准,这是职责范围内的事。但也要防止在考研审批上搞“一刀切”,甚至出台一些缺乏政策依据的“土规定”。
今年1月,取得硕士学位的某合成旅上尉亢伟学成归来。离开近3年,部队在调整改革中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变化大都让他欣喜,可有一个变化让他有些失落——同期毕业分来的排长,有的都当上了营主官,唯独自己还是正连。
像亢伟这样,因读研影响职级晋升的有不少。一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全军从未出台过“在职干部读研期间不能晋升职级”的规定,根据政策,脱产读研的干部只是不能提前晋升,正常晋升是合规的。
在这方面,某合成旅的做法是: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读研干部,符合晋升和评功评奖条件的一视同仁。今年,该旅就有几名外出读研的优秀干部顺利晋升。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单位积极为干部考研提供条件。海军某支队让拟考研干部在考前一个月交付工作,并邀请高校老师进军营开展辅导讲座;空军某雷达旅副连长杨亮在报名过程中身份验证出了问题,旅机关立即派人代表组织出面协调,使问题及时得以解决。
“在职考研是一条光荣的荆棘之路,走过荆棘才能走上宽广的大道!”陆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史小敏说。
(应受访者要求,本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政策解读
在职干部考研指南
准确了解相关信息,是在职干部成功考研的关键。广大“研友”考研前一定要对考研的考试方式、报考流程、考试科目、复试调剂等有关流程了解清楚。为给在职考研的战友提供服务在职 考研,本报从有关研招单位了解到以下信息:
军队研究生招生考试按学位层次分为硕士研究生招考和博士研究生招考。硕士研究生招考由国家统一组织,博士研究生招考由招生单位自主组织。
报考流程
①每年9月份左右,军委机关下达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在职干部根据单位的通知,逐级上报考研申请并按程序审批;同时,报考硕士研究生的,要按照当年教育部规定的考研报名时间(一般为10月10日至31日)登录国家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网上报名。报考博士研究生则要关注报考单位发布的博士招生简章,按简章中规定的程序进行报名。
②报名结束后,考点将组织硕士考生进行现场确认,需考生本人携带规定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到场进行确认。预计在11月上旬,具体时间以报考单位或考点通知为准。
③12月初,通过审核和现场确认的考生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博士考试时间由各招生单位自主确定。
考试科目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考初试一般在每年12月下旬举行。硕士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科目一般分为四个单元,即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外国语(满分100分)、业务课一/数学(满分150分)、业务课二(满分150分);也有一些专业的考试科目为三个单元(个别专业只考两个单元),如教育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硕士等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外国语(满分100分)、业务课(满分300分)。
复试组织
一般每年三四月份进行。硕士研究生复试区分面试和笔试,达到招生单位划定的初试基本线的考生可参加复试,复试差额比例在120%至150%之间。面试采取随机抽题、现场作答、集中评议、量化打分的方式进行,面试和笔试均按100分计,加权后计入总成绩。博士研究生复试以面试为主,可根据需要增加笔试环节。
录取调剂
一般在复试开始一周后进行。招生单位根据考生初试、复试的加权总成绩,确定最终录取人员。没被录取的考生不要气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军队研究生调剂系统进行调剂,也有录取的机会。
(素材提供:军事科学院研究生院招生培养处)
(图片除署名外来源于网络)
来源 | 军营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