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考研考什么:影视编导类考研小白入门帖




2022-07-14 08:17:21
作者:gong2022
0

一篇超级无敌无敌无敌长的考研入门贴!

适用于想要考影视编导类研究生的跨考和非跨考学生!

从怎么考?考什么?怎么挑选院校和专业?跨考难度大不大?

这一篇尽量一次性写齐全!希望各位看官看完之后不吝交流and点赞!!

(注意!本文还是主要偏影视编导类考研)

本篇文章的大纲如下

研究生是什么

要不要考研究生

跨考

明确学科门类

考试科目——初试

考试科目——复试

最终录取

1·研究生是什么?

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学历,一般由拥有硕士点、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研机构开展。

「研究生」的意义不难理解,接下来要重点为各位说一下相关的一些概念。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2017年开始,非全纳入统考,全和非全统一考试、统一划线。

全和非全的学历和学位证书具有了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效力,但是在最后的毕业证书上会标明“非全日制”。

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在之前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模式的区别。

全日制是脱产学习,非全日制是非脱产学习。

但是这个上课时间的安排还是根据每个学校的安排不同,都有所差异。比如北电就在工作日上课。

在艺术类专业上,全和非全的上课时制区别微乎其微。

在学费上——非全一般都会比全日制贵!!

而且非全不像全日制,它一般很少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但这个也和学校政策有关系。具体要看各个学校的政策实行。

如果单纯是想要进入某名校,不考虑全和非全的头衔,直接报非全未尝不是个曲线救国的好方法。非全的招生名额也不少,竞争压力也没这么大。

也有很多考生考全日制分数不够,向非全调剂最后录取。

在未来市场和公司的接受程度上来说,艺术类研究生可能受全和非全影响不是很大。

因为不管你是全还是非全,日后想要进入相关圈层,找工作,自己的作品和手艺才是最重要的。

然后原则上,院校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是可以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的,

2020年北电研究生招生简章

学硕与专硕

学硕——学术型硕士

专硕——专业型硕士

顾名思义,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教育导向,专业型硕士更注重专业性、职业性和学术理论的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

这种差异也决定了他们的出题方向和考核模式不太一致,毕业条件不同编导考研考什么,招生名额也有所差距。

比如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个别专业还是考英语一)。

专业课来说,学硕和专硕卷面难度不同,学硕的理论难度和考察广度都要远超专硕。

某些学校、专业也可能只有专硕,没有学硕。比如北京城市学院,再比如北电的导演系是只有专硕的。

编导考研考什么

有些是只有学硕,没有专硕。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编导考研考什么

这些差异都来自于各个院校、专业侧重和定位不同,这些都需要考生自己去志愿院校官网详查。

毕业条件的差异主要也是根据院校和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中传的广播电视专硕毕业就需要拍摄纪录片,配合论文毕业;学硕的话只需要论文,但是论文要求就远高于专硕的论文。

当然,还有大家最关心的学费问题。

学术型硕士一般是8000元/年,专业型硕士一般高于10000元/年,不同学校不同专业都不一样。比如北电的专硕22000元/年,高到吓人。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报考的时候,是要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呢?

如果你想走学术研究,请考学硕;如果你想学专业技能,请考专硕。

当然也只是简单粗暴地二分法讲解,实际上根据你所报考导师和院校的区别,你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成果也会有差别。特别是在艺术院校里,院校不同,导师不同,即便是一个学科专业,你所学的东西也是天差地别的。

网上也有人建议说,学硕的考试难度比专硕高。比如英语一比英语二难啊,理论要求比专硕高啊,所以都推荐跨考的考学硕。

但对于想要从其他学科跨考到艺术类的考生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专业经验和背景,专业硕士的应考难度其实远比学硕大。

所以对于跨考的学生而言,一定要特别明确自己志愿专业的职业特性,以及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然后再做学硕和专硕报考的抉择。

同等学力

编导考研考什么

2020年北电研究生招生简章

同等学力是指是非高中毕业生、高等学校本科和非硕士研究生毕业者报考全国统一高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不具备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申请硕士和博士学位时的必要条件。

参考2020年北电研究生的招生简章,同等学力相对于其他应届或者往届本科考研学生来说,报考要有更高的条件。这是为了保证考生的基础能力,保证进校后的教学质量和成果。

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在报考条件上有所要求之外,有可能还会有相应的加试。

编导考研考什么

比如上海师范大学的全日制专硕广播电视三个方向都要求同等学力考试进行加试。

中戏也对同等学力考生有加试要求。

编导考研考什么

2020年中戏研究生招生简章

虽然同等学力考生看似对学历要求不高,但实际上院校对考生的真实素质水平的考察还是很严格的。

这里要和同等学力申硕分开来。

编导考研考什么

同等学力申硕需要学士学位和相关工作经验,或者是已经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人来申请。

编导考研考什么

这两个不要搞混了。

少数民族计划骨干计划

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要求,采取“统一考试、适当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毕业生一律按定向培养和就业协议到定向地区和单位就业。

和统考生一起参加考试,只不过少骨干的划线远比统考生的线要低。

看看艺术学的国家线347分,少骨干只要求248分。

编导考研考什么

编导考研考什么

2020年中戏研究生进入复试成绩要求

但这是一个最低分数线,它只说明过线有复试的资格,但是并不代表考了这点儿分就可以进复试。毕竟很多院系都有自己的线,并不是贴着国家线来。

少骨干的低要求并不代表少骨干考生的低水平,其实很多少骨干的考生初试分都非常高。这个低分数线只是国家对少骨干考生群体的一个保障而已。

我们要明确的是,少骨干的低分要求不会对正常统考生产生影响。因为少骨干的名额是单独的,所有的PK都进行在少骨干内部,所有统考生大可不必觉得少骨干占了便宜。

而且少骨干的低分优势的代价完全建立在毕业后定向就业的基础上,这个玩意儿是要签协议的,等于一毕业你就失去了很大一部分自由选择的权利。所以考少骨干,有得有失。

2·要不要考研究生?

我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就不在此过分赘述。

要不要考研究生,这个回答因人而异。

考研不像高考现在有平行志愿,也不像艺考可以多学校多专业选择,考研的选择往往是单一的。你只能面对一个院校一个专业进行冲刺学习,这种唯一性就决定了考生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划以及高效率的学习。

3·跨考

「跨」一般分别指几个考研要素——跨学校、跨地区、跨学科专业。

跨其中一个,就是一跨,以此类推。

举个例子,一个重庆某大学的工科学生,考研打算考中戏的表演系。

院校、地区和学科门类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学生也就是考研党中的战斗机——考研难度最大,成功率最低的“三跨考生“。

其实三跨常常发生在艺术类考研中。第一是因为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对未来的职业做出很明确的规划,或者对艺术相关专业并不了解,亦或者是家长对艺术学科有所误解,不允许学生走艺考,所以本科选择了其他专业。第二则是一般艺术类考研专业课中并不涉及”数学“专业,很多学生为了回避数学的学习,同时也有着对传媒影视圈的向往,所以毅然投身于艺术类专业中。

其实本科院校的学历高低在艺术类考研并不是最大的问题,不是211、985,只要你专业实力过硬,完全可以横着跨海上岸。

跨学科专业这个因素相对来说,对考研难易度影响是最大的。特别是你要考艺术类院校的话,这个影响是加倍的。

很多院校都单独对跨考考生有着单独的要求。

例如山西大学“艺术批评“专业,就要求跨考生进行加试。

编导考研考什么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和表演系都对报考学生的本科专业或者实践经历有着明确的门槛。

编导考研考什么

这意味着跨考考生要面临的不仅仅是理论上的专业考量,其艺术审美能力、实践能力都要被纳入筛选准则中。

而这种能力往往是很难通过一年半载的学习就可以获取的。

所以跨考的学生一定要想清楚这一点儿再选择是否要进行艺术类考研。

那么是不是本科不是艺术类的学生,就完全无法进行艺术类考研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相比本硕专业一致的同学,跨学科跨专业其实能够帮助你用不同的思考研究方式来看待新选择的这门专业,比如用物理学的方式来看待传播学、用中文系的角度去看待数字媒体、用社会学的方式来学习纪录片创作等。很多老师在研究生入学时,都会强调这种打破专业固有限制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况且现在很多研究项目都重视交叉学科的作用,许多导师也会根据自己的项目情况,单独标注想要招收跨学科的学生。

而且很多学科都是有相互关系的,比如创意写作的报考编剧、计算机本科的来学影视技术、学新闻传媒的来学市场营销……有些专业的跨考反而会成为一种竞争优势。

现在类似中戏北电这样的顶尖艺术类院校里,跨学科考研成功的也大有人在。所以各位不要丧失信心,可能看起来难是难了点儿,但是机会也是大大的。

4·明确学科门类

那么问题来了。

一个对艺术完全摸不着门的三跨考生或者跨专业考生,如何确定自己的志愿院校和专业呢?

我在知乎上经常会被邀请到关于考研专业选择的问题,比如:

「考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都有哪些学校?」

「本科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保研或考研有那些学校可以报考?」

「影视类方面有什么研究生专业?那些学校比较好?」

有部分学生直接从学科门类这个大方向来规划,有些是从本科专业适用性这个角度来考虑。

我们先谈前者。

看似从学科门类来找专业名称编导考研考什么,再来对口学习是个很快速的方式,但是——

编导考研考什么

打星标的是专硕哦

每个学科门类下具体的专业方向,会根据院校定位不同而有所不一。

一上来就戳一个“艺术学理论”大类,这根本没办法筛选。

特别是跨考的考生要尤其明确你准确的、细化的专业领域,不要盲目按照这个学科门类分类来定位院校和专业。

编导考研考什么

2020年中戏研招专业目录

中戏关于“艺术学理论”就下分了5个方向,有些是戏曲有些是戏剧,各个都相去甚远。

所以我个人建议,院校或者专业的选择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

①未来的职业方向——想做编剧?想做导演?想做影评人?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可以帮助你清晰快速地对标到院校和相应专业。

因为研究生这个层次了编导考研考什么,毕业大多数时候直接意味着要对接社会,选择一个和自己未来职业最挂钩的专业学习,避免精力和成本的浪费。

②学历等级的跨越——本科双非,就单纯希望找个好学校完成学历跨越,还希望学科等级不要太低的话,看图!

又及研招网是个好东西:

研招网专业库

编导考研考什么

5·考试科目——初试

接下来我们来落实考什么的问题。

全国研究生统考,都有四门课——公共课一、二和专业课一、二

公共课一:政治

公共课二:英语一201/英语二204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研究生统考都在12月底。全国都是一样的哈。

编导考研考什么

公共课一101是全国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

大多数考生还是参加英语统考,小语种考生是单独的考试。

艺术学硕基本是英语一,简单粗暴的理解难度为大于六级小于专业四级。

专硕基本是英语二,简单粗暴的理解难度为4-6级水平,但是这两年难度也在提高,有6级水平是最好的。

考英语一还是英语二,你无法自由选择,只能看你所报考专业的相关简章要求。

专业课又称业务课,很多专业的业务课一都是数学,但是也有部分专业不需要考数学,比如艺术学、心理学,所以这些不考数学的专业也往往是这几年跨考学生的扎堆目标。

如果专业课不涉及数学,那么专业课一和二一般是指的本校指定的专业课考试。

就拿艺术学来说,专业课一般是指的是艺术学基础、艺术学概论这样的理论性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包括艺术史、艺术原理等内容。

每个初试科目都有自己的对应代码,艺术类考研院校的专业课一卷子基本都是院校自主命题。

科目名称的代码是不一样的,但是有些参考书往往是重合的。

比如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就适用于中传、北大、中国艺术研究院、国戏、南艺等院校。

但是其考试科目代码分别是336、611、701、711等;

比如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就适用于中传、北大、中国艺术研究院、国戏、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考试科目代码是336、611、701、898、709等;

可能代码看着很复杂,但不要被代码蒙住了,也不要盲目按照代码去搜索参考书目,要核对自己报考专业的简章上的科目。

比如664,浙江师范大学的664是艺术学概论,中山大学的664的数学分析,南京大学的664是体育学综合。代码一样,但是学科就差太大了。

而且一门专业课可以包含3-5本参考书目,比如中传的336就包括了三门参考书王宏建的《艺术概论》、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和童庆炳的《文学理论基础教程》。这些都在官网有列出,报考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查看。

专业课二基本就是报考对应院系专业自主出题,其出题内容就是根据本专业教学方向来定位。

比如北电导演系专业课二是一张笔试卷,选择题、论述题和剧作,从电影常识、电影理论再到实战剧本写作都有囊括;中传数媒的专二843虽然也是笔试卷,包括简答、论述,当然最后也会给一道和数媒专业息息相关的设计题-「以跟大学生听讲座为题”设计一款产品」。

参考书目部分专业会单独标出,部分不会单独标出,这个就要看各校的简章,如果没有标出的话,可以参考复试书目,或者找找师兄师姐要了。

6·国家线and自主划线and复试院校线

国家线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线,分学硕和专硕。

编导考研考什么

编导考研考什么

这里说一下A、B类考生的区别。

A类考生指的是报考一区的考生;B类考生指的是报考二区的考生。

一区和二区是教育部根据各地的经济、教育发展水平而划分的院校区域。

详细划分在备注中就有阐明。

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的飙升,国家线也水涨船高。2020年艺术的线比去年高了7分,以后艺术类考研的竞争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你想要进入复试的第一关,就是要先过国家线。

就跟你参加高考,你想上本科院校你就得先过本科线一个道理。

但是,有34所院校,它们可以根据本校研究生报考情况和计划招生人数自主确定考研分数线,初试的分数线由他们自己划定,而不用参考国家统一划定的分数线。

编导考研考什么

这34所院校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都需要报考学生单独按照院校政策进行参考,一般都先于国家线出线

这些院校大多数的分数是高于国家线的,也有一部分小于国家线。

但是过了国家线/自主划线初试线,就能够进入复试了嘛?

也不是的,国家线/自主划线分数一般指的都是最低要求。

很多专业还会单独有学院线,一般学院线都会高于国家线。

只有你同时过了国家线/自主划线和学院线,你才有资格进入复试!

一般你要参考每年学校公布的进入复试名单,按照进入复试名单的最低分数来估算。

7·考试科目——复试

基本上复试的时间是在3月底4月初。具体根据院校不同时间有所差异。

复试的考察内容非常灵活,像艺术类专业,基本是三种模式——单独面试编导考研考什么,笔+面结合,或者是实操+面试。

举例子:

北电导演系复试是需要你现场实拍短片,给你一个命题,在一天之内指定地点进行短片创作和拍摄,拍摄+剪辑都由自己来,出片之后老师会看你的成片结果,根据你的成片或者你的个人创作经历进行面试提问。这种属于实操+面试。

中传的新闻学一类的,都是会有笔试卷,然后再面试。

北师大的广播电视专硕复试只有面试。

基本复试面试都会有英语口语测试,但有些学校也没有。(比如北师大)

具体所占分值根据每个院校和专业不同而有差异。有的只有10%,有的可能到20%。

艺术类专业的复试比较重要的就是面试环节,因为跨考学生的比例比较大,有作品集的固然会更有优势,但是没有作品集的就真的要靠面试中展现出来的学术思维或者是审美能力、实战能力来定高低。

对于跨考学生而言,最难的一般就是复试。部分综合类大学的复试如果没有实操环节的话,找个机构准备作品集,或者提前准备好相关经历,完全可以让老师忽略你“跨考”的身份;

但是现场实操,比如现场让你拍片,现场让你写个剧本,这一类型的考察往往常见于艺术类院校。这种考察形式往往难以按照模板准备,即便你有模板,也很难完全套用。

这也就是很多理论初试能拿高分的跨考选手,往往在复试上折戟的原因。单薄的实践经验和生涩的手艺在实操考试下无所遁形,所以艺术类考研的考生,特别是想要跨考到偏实践性强的专业的同学,复试上往往要下更多的功夫。

这个“功夫”不单单指的是作品集这么简单,跨考的考生尤其要注意自己在相关领域的经验积累。虽然这个积累并不能真实地帮助你提高考官对你的打分,但是会让你在应多实操、面试等相关灵活性较大的环节时,可以言之有物,而不是空谈理论和概念。

那么这里还会涉及到一个大家都很担心的问题,那就是要不要提前给导师发邮件?

我这里的回答是这样的——

艺术考研导师名额没有大家想象中有那么多黑幕,全是内定啊这种。我教过的很多学生都是和导师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真的是生考进去的。

这种学生其实占考研的大多数。(当然未来这个趋势怎么变,这就说不准了)

如果当你,对自己的初试、对自己的介绍信措辞、对你的个人经历不是很有信心的情况下,我反倒建议不要贸然提前联系导师。

第一是,言多必失。你对导师不了解,你即便用你的邮件在老师那里搏了一个印象,你怎么知道你的印象是好是坏?

第二是,更多老师还是会更喜欢考试的时候当面考察学生,过分的自荐稍有不慎容易冒犯到老师。

与其战战兢兢将希望寄托在导师的回信上,不如好好地在自己的能力、内容上做准备。

如果对导师内定名额一事比较担心,不如多问问师哥师姐。

8·最终录取

一般都会有一个换算公式,比如初试占比百分之50,复试占比百分之50,最后出综合分排序择优录取。

每个院校的算法都不一样,这个需要各位去详细查看。

院校每年都会公示第一志愿拟录取名单,请各位考生好好看「第一志愿录取名单」里的初试、复试分数,这些都是报考考生的重要参考。基本看这个表就会有大概的概念。

这里就要稍微说下调剂的问题。

有很多考生可能会遇到调剂的情况,但是这个调剂通常只发生在:从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

不会有从你的志愿专业调剂到其他专业的情况。这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