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工作总结:考研总结




2022-07-13 01:07:52
作者:gong2022
0

昨天是考研复试结束的第二天,因为我报考的学校当天会公布少量的第二轮面试名单,而我们中大部分在第一轮就被留了下来,意思是如果不是很特殊的情况我们没参加第二轮的就被录取了。我考的分数并不是太高,排名也只是在18个人中占13或14,但很幸运我通过了复试,在准备以及参加复试的十几天中我回顾了整个考研过程,也因此萌生了写一些考研经验的想法。

首先,说说为啥考研,作为非

211、985院校的本科学生。受限于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水平,大二结束的时候都没搞明白本专业有啥前途,更别说自己的前途在哪这个问题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大二的时候都很茫然,好在我的大学前两年有很多的社团、兼职经历,自身也很有主见,性格也随遇而安并不担心自己将来会养不活自己,但我不能接受大

三、大四无所事事、荒废时光的生活,同时也考虑到想专精一门学科,所以我准备参加研究生考试,选择一件需要很长时间去独立完成事情并认真地做好它,借此来锻炼自己。在大学最后的两年,可以说是你的生理状态最巅峰的几年之一,如果不努力或许10年内你因为各种其它因素仍然领先他人,但当别人已经把艰苦奋斗刻在骨子里的时候,与你而言一生已经输了,眼光要放长远,眼界要宽,外在因素可能是人生前进的助力但绝不是原动力。年轻吃点苦真的没什么。

其次,说说院校选择,当年高考只比一本分数线高几分(很巧的是考研分数和高考分数一样,也同样纠结在一门80分上)所以为了一个一本毕业证书到一个小城市中,只有一所本科院校,可以说教育水准也不错,但是眼界和活动范围并不如大城市,所以一开始考虑到家乡的位置,便定下了考研的城市。并且虽然本科专业是当年我任意选的工科专业,但是我干一行爱一行(其实考上研究生后你对前沿的方向不可能有很好的了解,找工作也是,所以最好培养自身的这种性格,当然如果一个专业或者工作你在读研的时候感到实在没天分,那最好就别再考虑进一步走向前沿领域了)便因此定下了专业,对于具体的学校我很固执地选了个最难得,当然是我努力就能考上的考研工作总结,这种从学长学姐那里收集考研或者公务员信息并根据自身实际理性分析的能力也是要培养的,如果没有速速寻求他人帮助,身边总会有些很理性很客观的人吧!(老师、同学、父母兄弟,没有的话只能说你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略微提高了,范围也该拓宽)对于院校,客观来讲我只能说尽量还是选211和985院校(不是的话,你考的那个学校的专业在全国很牛也可以)总结来讲,给自己一些挑战,即使失败了至少明白自身的不足,而成功了可能你的自信心会更强,也能在接下来的一生中学会奋勇向前,这种性格的好处我就不多说了。

最后,或许会有一种我很啰嗦的感觉并且你考研的目的和选择都和我说的不一样,但我仍希望你能想清楚考研这件事,一旦去做就相当于你至少要舍弃

7、8个月所有娱乐时间(休息和娱乐不同),同时要忍住找工作,考公务员的诱惑,专业的课程、一些感情问题也会打乱你的计划,更主要的是消耗你的心情与精力,你不得不变得更优秀才能坚持下来,当然坚持下来的一般除非太背要不也都考上了。并且,针对研究生生活来讲,大部分好的学校研究生管理的很严格,研究生比本科生高的不仅仅是学历更多的是努力与自我克制,如果你只是想让你的研究生生活逍遥自在,至少你要在复试的时候装成那种任怨任劳,甘于单调而枯燥生活的科研人员才行,不过你的面试官可能是3~5个年过半百并且看过很多学生的老师,或许他们第一眼就知道了你的本性什么,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被留下了,而前面的几个人却进入二面,因为我本来就是上面所述那样,人品和缘分更多地来自你自身平时的自我修养。还有就是复试面试的时候工科或许不太注重的你的专业课(初试,或复试笔试已考过,如果都过线的话大家区别不会太大,而且研究生的方向都细化了,基本都是从零开始),但是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和口语你得合格,优秀也没啥太大优势,但关于实习的问题(有的实习会影响初试,这个得协调好,实习好坏在质量不是数量)可能你就必须得好好准备了,尤其是当中的细节,只有这个才是你本科专业能力的终极体现。当然,有些学校会有一些地区及所在院校的歧视,这个无可厚非,但你要知道好的学校的本校生一般都出国或者保研了,还有一批考本校失败了,所以即使有些人有些优势,也并不明显。

接下来按时间说说我的考研规划,如果你考竞争比较激烈的211和985你可以参照,如果只是普通的,那我只能说你可以先玩会,后期给力就好,考有难度的学校前期的基础很重要。

3~5月份:大三的第二学期(如果你大

一、大二学习能力退化的比较严重,最好上学期就开始坚持一下长时间学习把自己的注意力锻炼一下,可以背单词和看高数书)这个期间你最好开始每天花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背英语必考词汇,保证以每天一个单元的进度,必考词汇大约1500~2000个分成20个单元左右,我用的书是何凯文的必考词汇1575但是何凯文也只是近几年兴起的你可以看着办。第一遍单词花的时间长一点看看解释与例句,第二遍也可以不看例句最好保持在每天一个小时,两个月过完两遍问题不大,此时你对单词有那么一些成就感。而英语会有一些长难句的书最好花10多天浏览一下也可以背诵真题原句(何凯文有长难句的书),多理解语法(或者买一本有好评的考研语法书,其实不看也没啥)对以后阅读很有用。数学的话给出两种选择,首先找下你考的数学大纲确定高等数学的考试范围(我考数二,却看完两本高等数学书,只能说我浪费了大半个月)

1、你可以选择看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书,并且做题,每天三小时左右吧,多了效率不高(天才不算)还要规划好进度,此时做题主要是理清基本思路,不对答案都可以,对了浪费时间,积分那里题很多可以两题选作一题,效果差别不大。(一个月最好看完高数,线代和概率的书就别看了,纯属浪费时间,然后再上全书,具体看选择2)ps:线代留到后面就好,概率论我不考所以不太清楚,但是这两门的特点是短平快,所以不急(全书看第一遍的时候得看考研工作总结,如果时间急可以快点看,题可以放一下)。

2、直接上数学复习全书, 版的不错,是经典,比较全面,锻炼思维能力也强,好评也多,两种版本任意。每天三小时,一天10~20页吧,开始啃的很辛苦,但是不懂得可以放一放,可以找书上的相关章节,(不好意思,因为你是考研的领军人物,基本上大家还没开始,所以没太多人能回答你的难题)学会做重难点标记,技巧标记等,第一遍复习全书很难啃但更多地是考验你的意志力和坚持,坚持下去后面会很顺利。一个月到一个半月搞完一遍。最迟6月份搞完。(PS:如果你选第一种那么你到7月放暑假的时候最好也搞完全书。)

5~6月份:单词开始每天花半小时看一个单元就好,直到考研前两天你才能停止背单词,这时候要求不是每个都记住,而是过遍数同时用不同色彩的笔标记掌握度不同的单词(如果你在每个单元的开头都写下每次看得日期,一旦坚持到中后期你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压力和紧张也会少好多)做英语阅读真题,60~80分钟,最好挑选离你考研那年最近10年的,以后就看这10年的就好,一天做,一天看每题的解析,顺便在这个月剩下的10天中挑几天整理解题方法。数学的话没完成的继续,完成的整理基本概念(会的抄标题,不会的抄一下,目的是形成整体的三级框架,注意进度,同时快速看看全书每单元的你做的习题(不是典型例题))。

6~7月份:单词照背,好好进行专业课考试,(你的专业课平时还得上可以适当挑选,我们的不多我都上了,而且因为学习能力提高,搞5000元奖学金正好和考研花费差不多,没给父母增加负担,感觉很不错)7月份前把所有以上任务完成,记住先完成,有的时候跳一下没关系,完成保证你知识面的整体性,考研不难但是必须很全。

考研工作总结

PS:大三的下学期各大考研机构一直在宣传,你听他们的考研讲座,对考研有规划上的把握,同时选一个报名人多的机构报最便宜的三科全程视频(你是考名校的,指望辅导机构给你辅导达到很大的效果,那你就得报保过班,不过据我所知保过班,可不是百分之百过,你说他退钱,没错是退钱,给你退时间和精力吗?名校考研成功更多地和个人意志有关,辅助只是辅助而已,别浪费钱,与其过度依赖不如自己多加坚持。而且面授的老师一般只是地区性名师,而视频是全国性名师,选哪个你还不明白吗?况且没听说过有谁光听课多考上研的)课不在多讲的全面就好,7月份之前是基础阶段,数学和英语你可以听一遍你报的视频,再听一遍机构作为试听的面授,当重复知识就好,这个没坏处。数学要以数学复习全书为主线,听课的内容你可以上课抄笔记(很有效果的),下课简单看看或者不看都行,但复习全书一定要仔细地看看。英语的话一般讲单词和长难句,你找个比较全的为主线就好。基础阶段一定不能缺课尤其是英语和数学,政治你上个规划课就好了,其它随意。(该阶段无论上不上课建议你以一周为一个周期平均每天至少学习5个小时,我估计达到6~7小时,注意运动和饮食为下个阶段打好身体基础,跑步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没事研究下吃饭样式,不能过于随意,外加用脑过度,多吃点坚果,香蕉什么的,鱼也是,注意上火的问题,还有最好买个坐垫,多喝水,喜欢喝茶的也行,但最好别是浓茶,学习1~2小时最好做点运动,眼保健操,不要认为自己没事,这些一方面是换换脑子,一方面为下两个阶段调养身体,得有物质基础才能学好习,)

7~9月份强化期:数学复习全书已过完,英语单词至少3遍,真题阅读一遍加订正又看了一遍解析。这个时候英语强化班你得上,听老师讲的解析,同时也会讲翻译和写作,每天花半小时做翻译,20分钟做完10分钟看答案(10~15年的具体看你心情)。写作最好花几天背两个模板,倒背如流才好,这时候背了以后省好多事。

这个时候可以每天在花一小时把之前的阅读不认识的单词整理下,多看看不用像必考词汇那样,因为很多重复了,然后看阅读真题原文看句子进行翻译(注意句间关系),别写太浪费时间,看英文翻译中文,看中文回忆,不要求一字不差有点感觉就好。(到此时英语阅读真题你已经做了一遍、订正一遍、翻译一遍、整理单词一遍、外加听老师讲了一遍差不多复习的比较好了)。

数学在这个阶段你的复习全书最好是看完一遍,整理过一遍(这一遍可以快点),老师还会讲一遍你认真听,认真记多和复习全书相关章节练习会有很多的感觉,至于线代和概率论可以之前看完全书上的也可听老师讲完再看完全书上的(8月初左右),如果两门都有最少之前已看完一门考研工作总结,老师讲完后最好全部看完,整理的话应该会很快。此时,数学要买基础过关660题和全书配套的,以每天做3~4个小时做40~50题做完就订正顺便联系全书基本概念,要学会逼出自己的速度(一般复习全书看完之前的两遍,听老师讲过几遍(基础阶段前面章节上过好多次),大部分章节很快的主要是锻炼自己的反应速度及准确率,我当时平均下来错五分之一的题,其中十分之一是我个人的难点或者思维死角)大约20天做完,再花两天按题号整理下每题你的错误原因(用1~2句话,并多想想考试的时候要注意那些细节,这些独属于你,做完这些你的水平大约能考120分左右,当然考不考的出来就难说了)。

政治这个时期你可以一边听老师讲一边讲完了带着15年的大纲解析(红宝书,16的9月中旬才出买个二手15的)看看和老师发的材料相照应,以红包书为主线,目的是把史纲和思修记下(不多考研工作总结,看看和听听就能记下),加强马哲的理解和毛概的记忆(可以先不背),等上完政治估计也是8月初可以买 的1000题或者其它的几百题什么的(解析啥的都别买后面有其它更好的)花15天左右做完,看答案解析和15红宝书,目的是练习选择题和理清脉络。(选择题是政治前期的重点)

专业课:如果你考的是本专业,那么首先在3月初你就得买好专业书,参照你们的专业课,一边上课,然后整理和看背,名校专业课的难点一是可能内容多(这考的是你平时的素养以及整理总结能力)二是考你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前沿的了解(这个参考书少但也不能轻视)7~9月份中安排一个月每天3小时打基础(看参考书),类似数学,也可以找学长学姐或者专卖资料的,也有一些整理的贵点也无所谓,最终的目的是9月份开学的时候最迟9月中旬你得有覆盖所有已知考点的专业课整理资料,并且将大多数重点看完背完理解完一遍,有些细枝末节可以先放放。 7月初可以回家呆3天左右,最后留5~6天回家陪陪父母。(其实也是让自己有张有驰),在过程中一周可以给自己放一个晚上的假,这个阶段比较热,人体较虚,你可以加上上课时间每天学习9~10小时,能完成任务就好,上午、下午、晚上各三小时,也可以早上起早点,晚上到十点,具体看你自己,因为此时内容较多如果十个小时以上效率不高人身体也顶不住,所以要有耐心别急,晚上要休息好,按部就班就好。如果是上课学会用零碎时间复习所讲内容,大块时间赶进度最好。

9~10月份:数学全书可以再过一遍全书每天三小时用时25天左右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这次可以以典型例题为重点、再做一遍习题错题加快速看前面)。英语背单词,每天花两小时做英语真题第二天订正的时候写大小作文(大作文注意用暑假期间的模板,小作文也可向上套,这是中文语言技巧),花20天左右。政治可以买 的冲刺八套卷做,大题写思路就好每套一小时(做加订正,订正的时候注意多理解记忆),中旬出2016的大纲和红宝书买过来,然后到正版店里买风中劲草的必背考点,不要买题你没空做的,而且后面还有,结合大纲解析背风中劲草的考点大约200页,一天10页约一个小时,20天左右。其它时间约有4~5个小时全部复习和背诵专业课第二遍,可以配合着做真题(留着没意思,做完最好),这个时候很多重复的活不算太累,每天应该能有10~11小时的学习时间,注意晚上别熬夜长远看没好处。一般考研机构不会在这个阶段安排课。

10~11月份:做十年的数学真题( 真题解析),模拟考试,两天一套一天做(3小时),一天订正(两小时)注意和数学复习全书联系,整理技巧,一般能考到120左右,好的能到140左右,也会出现很多小错误,要自我总结,注意技巧,注意自己的知识框架,20天。英语背单词,之前任务的没完成的完成。政治继续背风中劲草,回顾1000题和背诵8套卷2~3小时。其它时间专业课过第三遍最好不同侧重,继续配合做真题。这个时候一般每一门你要找到熟悉的感觉,做题也顺畅,但有时候会脑子反应迟钝,你要知道你已学了太多知识,脑子在慢慢地消化,一般做题不好可以先隔两天,会有所好转,尽量控制好情绪。

11~12月份:如果数学真题没做完把它做完,如果做完了,你可以再按试卷再做一遍,或者 有按章节的你也可以再做一遍(有点多可以注重自己的劣势章节、其它的跳着做,但是别忽视任何小错误,要重视每个错误,因为如果你做好了复习,最后数学卷真的不难,但我看我们今年也没太多高分,平均分也出入不大,这个你得自己好好衡量,别被自己的自以为是打败,因为太可惜了,考研笨的人可能会考不上,但大部分失败地还是耍小聪明的。)注意过程的优化以及思维方式的优化同时结合再看一遍全书,这个只有10~15天,你可以重新订正3~5套,重做5套左右,快速看看全书标记的错题,技巧,难点什么的。(有人会买超越135分,但很多人说难,而且没时间多做两遍建议不要买)这个月的中旬后买一些数学模拟题(如果一直用 的,就买冲刺8套卷就行)做一做,一般前两份会让你小崩溃,因为大多是普通同学的思维死角,也是为了防止考研题目太新你不适应(一般你把中间考试成绩拿出来加10分左右是你的考研成绩,当然必须是你情绪稳定的时候做的,大神请奋斗140+)模拟卷别做太快,三天一套,留两套到离考前

5、6天的时候做一下。英语的话前期背背单词,中后期也背但需要买最后几套题了,模拟考试,留一两套到考前

5、6天(英语留不留没影响),模拟题偏难,注意把自己阅读成绩加十分才能判断你考研的大概成绩。政治买 ,蒋中挺、任汝芬的最后几套题,买两个老师的就好,太多也不太好背,除了抚慰下自己的一些情绪也没啥意思,有很多重合的(也可以都买,但对一个人的只是看看,不做主线背诵,当然网上会有电子版,这个自定),像冲刺八套题一样做,但每个大题都要背诵每天安排2~3小时背,细节可以不太重视,但注意关键点,一直背到考前的晚上(我们考政治前还在背,这个自选)。多和风中劲草联系,选择题多和红宝书联系。此时,政治的押题课可以上,数学别了,那不是针对你水准的授课,你记得的比讲的多,听多了会打乱你的框架,英语作文可以上(不上也没啥,你都背好,模板了,但上课材料里可以看看)。专业课整理下错题,或者之前的重难点,接下来到考前背吧,理解吧看你自己的情况(此时已经第四遍,考前几天一定要再快速看一遍)。

12~考前:政治的大题背诵(最好加之上个月4~5遍),选择题回顾,风中劲草的回顾,自己安排时间进度,考前快速看一遍。数学做完模拟题,订正(注意题感),快速回顾所有内容(数学回顾总共花6~8小时【

1、2天吧】,主要是考前给自己找点事做才有这个的,当然效果也不错),英语单词和作文,顺便回顾做阅读的感觉(模拟下或者拿一两篇真题重新做保持感觉),专业课考前看一遍,有模拟题做几套。最后三天要早点歇息,保持9个小时学习时间就好,也不要拼命背诵了,看看就好(主要看你的精神状态)确定路线啥的,考试两天不是很必要的话,手机不要用,过两天用手表的日子。

考试:当天一定要安排好路线和入场时间,要平静心情不能紧张也不能麻木,要相信自己,因为平时我观察很多人的考研也看过很多帖子,一般英语做到以上的能考到70分左右(我考了69),政治看你政治敏感性了(但65分有保证),数学的话(5遍以上能保证120的底线,如果发挥的好140+也不无可能,因为我最后有了点失误我考了130+),专业课一般名校都在(80~120区间内,你看背4遍的话90分以上还是有保障的)。即使你每一门都不是发挥的很好你考个350左右还是有希望的,我考的985院校一般在专业课平均分100的情况下,录取线也就是350左右,至于复试请看规划前。

考研工作总结

一些公认的数据:一般复习985的要总用时2200小时及以上,没这些时间除非很天才,数学720小时,英语政治200~300小时,剩下来就是专业课的。数学做个1000~1500题就够了,多了性价比不高。同时考研考的是整体的优秀,花很多时间去为一门的高分不值得,学会合理优化吧。

因为你的目标不同,所以不要把自己和考研的大众混在一起,你的进度就应该比他们早一到两个月,你要考985更是如此,211如果专业课不难可以轻松一点,同时,我这份规划是我亲身实践的,因为其中有一两个月因为信息原因导致我浪费很长时间,专业课只过了3遍,但也勉强过线,所以信息很重要,我定的规划有很大的弹性,一般人只需要单纯地努力就能达到效果(天才的世界我无法理解),其中即使偶尔你偷个闲就心安理得的休息一会,但最好别出现一周以上不考研的,很影响状态,考研人进步的很快,基本上一星期就会进步很多反之亦然。同时,要学会掌握那种每天进步的感觉,考研不仅仅是知识再增加,更多地是思维方式,是观念,是心理成熟度,也是一个青年人成长奋斗的过程,选好,走好,如此而已,望君珍重!

2015年3月21日

以上皆属个人观点,不当之处敬请见谅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

考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