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外日语考研: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招生简章




2022-07-03 14:05:49
作者:gong2022
0

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招生简章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为促进大学生相互交流,提高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兴趣,使更多优秀大学生走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日语考研,学校决定举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

一、马克思主义学院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最早是1965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成立的马列主义教研室,2011年学校决定组建思想政治理论学院,2014年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2005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现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我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国际化特色鲜明,突出外语特色与优势,与国外知名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开拓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广外日语考研,科研水平较高,科研成果显著。

二、活动简介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拟定于2022年6月24日—6月25日举办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旨在为全国优秀大学生提供增进了解我院学科、科研及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交流平台,选拔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培养潜质的优秀学生继续深造。欢迎有意报考我院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同学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

三、活动时间

2022年6月24日—25日

四、活动安排

1. 本届夏令营拟面向全国高校招收15-20名优秀大学生参加。

2. 本届夏令营活动包括: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各研究团队情况介绍、优秀学术讲座、师生交流、综合面试。详细的夏令营活动安排另行发布。

3. 本届夏令营采取线上远程的方式进行。

4.活动日程安排:

日期

时间

活动内容

6月26日 (周六)

8:30-10:00

网络测试

10:00-12:00

开营仪式暨名师学术讲座

14:30-17:30

综合面试

6月27日 (周日)

9:30-11:30

名师学术讲座

14:30-16:00

师生互动

16:00-16:30

闭营仪式

五、申请条件

1.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以及具有推免资格高校的在校本科三年级学生(2023届毕业生);

2.本科成绩达到所在学校推免资格要求;

3.对所报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科研潜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4.外语水平良好,通过CET四级考试;

5.身心健康。

广外日语考研

六、申请材料

学生申请参加夏令营活动需提交以下材料:

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申请表”(附件1);

2.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以及专业成绩排名证明(均须加盖推荐学校教务处的公章);

3.本人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

4.英语水平证明材料(如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专业英语四、八级成绩、TOEFL成绩、IELTS成绩、GRE/GMAT成绩等);

5.其他能证明自身学习、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突出成绩的材料(相关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成果等);

6.全部申请材料须真实有效。

七、申请方式

网上申报。请申请人将申请材料按顺序扫描合成一个PDF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将PDF版申请材料(文件名为:所在学校全称-本人姓名-申请材料)发至指定邮箱(联系方式见官网)(电子邮件标题为:所在学校全称-本人姓名-夏令营申请)。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2022年6月16日,逾期不再接受申请。

八、“优秀营员”考核办法

在夏令营活动期间,学院将开展优秀营员的选拔考核工作,具体考核办法如下:

1、材料审核:包括教育背景、学习成绩、科研能力、获奖情况广外日语考研,占30%;

2、外语面试:外语交流,占30%;

3、主要考察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知识及研究能力,含心理素质等,占40%。

根据选拔考核综合成绩排名情况,确定优秀营员名单,“优秀营员”所占比例控制在前70%左右。

九、“优秀营员”优惠政策

凡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在全国推免系统报考我校相关专业志愿后,可直接接收为我校2023年推免生。

十、注意事项

1. 本届夏令营不收取任何费用。

2. 申请人必须确保提供的信息和材料真实准确,若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取消申请资格。

3. 申请人放弃入营资格的,请于6月18日前向我院反馈。营员在规定时间内未报到的,视为自动放弃入营资格;报到后无故缺席或中途退出夏令营线上活动的,取消营员资格。

2022考研资料分享群536096369

2021考研国家分数线已出!福建 考研今天跟大家介绍2021考研国家分数线!福建 考研整理了相关信息,一起来看~

广外日语考研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分数线公布

教育部部署做好复试录取工作

3月12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招生单位要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召开会议,对做好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进行了部署。

会议要求,各招生单位要在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统筹考虑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因校制宜,自主确定复试时间、复试方式和复试办法,确保复试工作安全、科学、公平。

会议强调,各地各招生单位要加强复试组织管理,确保复试公平公正。复试前,要采取“两识别”(人脸识别、人证识别)“四比对”(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诚信档案库数据比对)等措施,加强考生身份审核,严防“替考”。复试中,要采取“一平台”(进行远程复试的招生单位原则上应统一复试平台)“三随机”(随机选定考生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等方式,加强过程监管,严防“作弊”。对已录取的新生,招生单位要在新生入学后3个月内,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进行全面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学籍。对于考试招生中的违规违纪行为,不论何时,一经发现即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移交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会议指出,各地各招生单位要进一步规范调剂录取工作。招生单位应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关政策,制定本单位调剂工作办法。要坚持以质量为核心,择优遴选进入调剂复试的考生。招生单位(含所属院、系、所)相关调剂工作办法及调剂录取名单须报招生单位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并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审核。

会议要求,各地各招生单位要进一步优化考生服务。各招生单位要提前在“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和本单位网站公布接收考生调剂的时间、基本要求、工作程序、调剂复试办法、联系咨询电话等信息。要及时、准确解读招生政策规定和本单位相关工作办法和要求广外日语考研,让考生充分知晓。要畅通考生咨询通道,安排专人受理考生咨询,及时为考生答疑解惑。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将于3月20日左右开通。有调剂意愿的考生,可及时登录调剂系统和招生单位网站,查询招生单位调剂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报调剂志愿。

2019福建考研交流群 374864257

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全国硕士研究生国家线,福建 考研小编根据相关信息整理了一篇"2018年考研国家线"文章,以供考生参考,以下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广外日语考研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术学位类)

2018年考研国家线已公布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专业学位类)

2018年考研国家线已公布

以上是福建 考研为大家准备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福建 考研为大家推出半年集训营、暑期集训营、乐学面授等课程,希望同学们都顺利备考,比较终进入自己理想的院校。

⑥临床医学[1051]、⑦口腔医学[1052]、⑧中医[1057]专业:

根据相关规定,“招生单位自主确定并对外公布报考本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以及接受报考其他单位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调剂的成绩要求。教育部划定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供招生单位参考,同时作为报考临床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考生调剂到其他专业的基本成绩要求。”

⑨工程照顾领域:冶金工程[085205] 动力工程[085206] 水利工程[085214] 地质工程[085217] 矿业工程[085218] 船舶与海洋工程[085223] 安全工程[085224] 兵器工程[085225] 核能与核技术工程[085226] 农业工程[085227] 林业工程[085228] 航空工程[085232] 航天工程[085233]

⑩同⑤

①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 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 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 (市)。

②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③工学照顾专业: 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 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 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④中医类照顾专业: 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⑤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 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 科毕业生考生;或者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 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 员考生。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

、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

、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为原单位定向或委托培养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