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硕调剂:从学硕到专硕的考研调剂之路




2022-06-30 23:02:03
作者:gong2022
0

按照国家政策,报考学术学位硕士(简称“学术硕士”或“学硕”)的考生,在达到国家分数线等要求的情况下考研专硕调剂,可以申请调剂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简称“专业硕士”或“专硕”)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尽管政策允许从学硕调剂到专硕,但由于专硕在我国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考生对专硕的了解不深,社会对专硕的认可度不如学硕高,因此考生在面对从学硕向专硕的调剂机会时,不知该如何抉择,对此,下面对从学硕调剂到专硕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些分析,供各位考生参考。

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正迅速提高

随着我国政策对发展专业硕士教育的大力扶持和鼓励,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专业硕士的社会认可度正在迅速提高,近几年的专业硕士报考人数和招生点的大量增加就是一个例证。从研究生招生人数来看,我国从2010年开始减少学术学位硕士招生量,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计划到2015年,专业硕士招生量要占研究生总招生的50%,形成与学术硕士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在招生量增加的同时,国家分数线也相应地水涨船高。在国外,英美等发达国家,其专硕的招生比例一般达到70%~80%。在我国,随着专业硕士教育近年来不断发展,已日益被考生及用人单位和社会所了解和认可。

专业硕士的就业优势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硕士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硕士更注重实践,在培养方向、学制等方面的设置相比学术硕士更有利于考生获得就业机会。学术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从实际的实践来看,专业硕士要比学术硕士更有优势。以前大家对专业硕士有些顾虑,是因为没有深入了解,把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在职硕士(非全日制专业硕士)混为一谈。

专业硕士采用的是校内学术导师和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校外导师会请到政府部门负责人、上市公司管理者、国企经理级负责人、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社会人士,这种导师制度大大提升了学生踏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作能力。

在近一两年的企业招聘中,专业硕士渐渐走俏,成为新亮点。很多招聘单位表示,公司更注重应聘者的实际能力,较学术型硕士倾向于选择专硕。例如,软件工程等专业硕士人才需求量就比较大,更注重实践。

专业硕士享受的待遇也是一样的,可以调档案,也有派遣证,将来也可以考博士。

专业硕士继续深造的机会

从学制来说,全日制专业硕士一般为2~3年,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而全日制学术硕士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5年,而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全日制专业硕士同时颁发学位和学历证书,即双证,学术硕士也是颁发双证。

考研专硕调剂

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也可以选择继续考博。学术硕士读博可以通过申请硕博连读(即“直博”),获得批准后就不用另外再参加考试,但如果是申请没有被批准,或者工作后再想读博,也必须参加考试,这一点与专业硕士考博是一样的。学术硕士比专业硕士读博方面有些优势,但是真正搞理论研究的人数毕竟是少数,所以想硕士读完后直接工作,专业硕士比学术硕士更加有优势。

综合来看,是否应该选择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建议考生首先要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发展目标,综合考虑自身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专业本身特点以及自身的终极就业目标。如果有志于到大学任教或科研机构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则不宜选择调剂到专业硕士,而应选择向其它院校的学术硕士调剂;而如果想在企业或机构一线从事高级应用型、实践型实际工作考研专硕调剂,则应该选择调剂到专业硕士,或者以后报考专业硕士。

上面就是对考生是否应该从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所作的一些分析,供各位考生和以后想报考专业硕士的人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衷心祝愿各位在未来的考研中一路顺畅,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梦想。

很多同学会问,如果成绩未过线可以选择调剂,但2015考研调剂的机会从哪里来?为了解答大家这一疑问,跨考小编为大家缩小了目标范围,大家可以有意识的去关注这几条途径。

1、关注本科就读院校信息

就读的本科院校如果有研究生院,并且有自己报考的相关专业考研专硕调剂,那就是机会。学校受就业率(含升学率)影响,对自己的本科生是很照顾的,最关键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关政策、变化、名额的信息,考生很容易搞到。

2、关注目标院校新设专业(设置历史较短的专业)

新设专业是最容易产生调剂机会的,不是新设专业实力不行,而是很少有学生知道,这种情况甚至会发生在热门专业中。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招生办)有三个学院都招收金融学专业,其中的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和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在第一年招生时都出现了调剂的情况。

3、学术硕士调到专业硕士

近两年,调剂成功概率最大的就是从学术硕士调到专业硕士。同样的道理,不是专业硕士不好,而是作为新生事物,大家不了解,加上各校专硕扩招迅猛,空出了不少名额。例如从金融学调到金融硕士,从语言学调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从英语(论坛)专业调到翻译硕士……

考研专硕调剂

4、跨专业甚至跨学科门类调剂

原则上,调剂要求入学考试统考的两科与所调剂专业的科目完全相同,专业科目相同或相近。但我们也经常看到跨学科甚至跨学科门类调剂成功的,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工学、经济学中,多出现在法学、史学、哲学、文学、教育学之间。例如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调到思想政治教育,从社会学调到伦理学等。

5、关注“传统困难户”

这么说好像有些不地道,但实际情况就是如此,有很多中西部普通院校的部分专业,常年报不满,甚至通过调剂都招不满,如果同学想好了就是为了拿个文凭考研专硕调剂,这类院校可以作为兜底的选择。

6、关注科研院所

不少科研院所的境遇和冷门专业近似,除了社科院、财科所几个大牛,学生对他们关注度明显不如高等院校。在招生宣传中,这类单位也很低调,加上就业对口性强,有调剂名额也不对外公布。考生可以多看看这类。

7、关注名牌院校的非热门专业

名牌院校不是所有专业都抢手,在调剂成功范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北理工、哈工大、武汉大学(招生办)等等的身影。需强调的是,如果自己报考的是34所之一,在调剂的时候首先应该关注其它34所的单位,因为34所的分数线是自主划定,在报考不够火爆或整体初试成绩不理想时,分数线往往低于同地区同学科的国家线,例如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的法学、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的经济学都低于当年国家线。

8、关注校内调剂

校内调剂优于校外调剂,这是公认的原则。部分学校很看重考生的初次选择,对其他学校自主出题阅卷的专业课分数并不信任,遵从先校内再校外两步走调剂的复试策略。所以,这类学校会放宽专业限制,允许跨专业调剂,只是在复试环节把控比较严格,其中北大就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