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电影联展《回声》钟雨源导演专访(《她》电影)




2024-04-18 02:33:31
作者:gong2022
0
钟雨源
香港浸会大学影视制作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士。编导《南墙》《浮生三日》《镜鉴》《霓虹绽放》《回声》等多部影片;入围罗马短片节、戈勒冈州短片节、莫斯科短片节等多个国际电影节,获校级至国家级奖项数十个,如ncda第七届全国高校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美术作品《黄泉之上》获东京国际短片节,戛纳国际独立电影节,多伦多独立电影节最佳学生作品奖,入围多个国际电影节。

《回声》入围罗马短片节,戈勒冈州短片节,莫斯科短片节 |??回声预告片

短片剧情
2022年,因怀孕应激反应休假两周的28岁李若一重新返回职场,却发现自己的工作已经被下属接手,李若一愤而辞职。
本以为金融高知男友顾枭会支持自己离职做自媒体的决定,没想到两人争吵一番,李若一逐渐陷入到顾枭的pua陷阱中。顾枭长期的冷暴力与控制让李若一感到痛苦却无力改变。但某天,她却意外地在通风管道中发现了“变”字,管道中不断重复的“快逃”更让她毛骨悚然…
回声海报

采访对话
记者:回声的创作初衷是什么?最开始怎么想到要去写这样一个故事的?
钟雨源:最根本原因来自于一段失败的恋爱关系,随后又阅读了《煤气灯效应》这本书,进而衍生出《回声》的原版110分钟电影剧本。如果说原版剧本是“以女性在婚姻生活中被pua这个命题,去讨论每个人对自身困境的觉察和摆脱困境的方法”,那么这个精简到20分钟的短片主要就是表达“自救,逃离家庭、职场、婚姻三重pua”的主题。相比起前几部作品,比如《过审》和《晴方好》,我在《回声》之中加入了许多商业片的元素,算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尝试在商业片和艺术片之间寻找平衡。
记者:《回声》给予了观众现实主义的观感。可梦魇的设计,摄影手法又涵盖了一定的文艺片和导演您的主观意识特色,可是它的主题,故事,情节,都是引人入胜的,您是如何在作者电影和商业电影中权衡的呢?
钟雨源:pua是一个很广泛的社会议题,这个主题拥有同时向商业性和作者表达方向发展的潜力,因此我在拍摄时并没有完全采用纯现实主义的手法拍摄,有意识地加入了一些商业化的元素。
奉俊昊的《寄生虫》就是一个特别好的范例,我认为它完美地做到了在商业和文艺即个人表达之间的平衡,这是我很希望得到并且呈现出来的作品样貌。但是就目前来看,很多人还是认为《回声》是一个文艺大于商业的影片,主要来源于它过长的前摇和铺垫。我认同这个观点,但我也认为前面几分钟中的铺垫是不可或缺的。不论如何,《回声》短片是我尝试平衡的一个结果,对未来拍摄长片具有借鉴意义。
回声剧照
记者:您在《回声》这部短片的创作上遇到过困难吗?您是如何解决的呢?
钟雨源:总体而言并没有遇到很艰巨的困难,相反在朋友的 助下,我很幸运能顺利地完成短片的创作和拍摄。最大的困难是在于长片改短片的呈现,而不是实际拍摄。把一个110分钟的故事用20分钟讲清楚难度是比较大的,因此短片改变了人物性格,激化了矛盾冲突。确实我的“缩写”水平还不足够,片子也存在填塞太满的问题。但同时,我也很高兴能够把这个短片完整地拍摄出来,因为这可以让观众看到我的风格,并且为长片的拍摄去做准备。这样的案例在业界也有许多,例如《大佛》和《大佛普拉斯》,《吉祥》和《吉祥如意》。

记者:您认为现在的女性的压力是多来自于外部,还是甚至女性本身都在自我束缚,需要寻求自我解放呢?
钟雨源:虽有许多外界评价不可避免,我认为最根本的压力还是来自内部。比如外界认为女性到了28

岁时就一定要结婚,而过了35岁就不适合生孩子了,就要按照这样的“规定”走吗?
其实最根本的点在于女性内心,在于她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她对外交流少,生活的环境比较闭塞,那她可能会认同上述被传达的观点,因为这是她从小到大被塑造的世界观。但是如果这个女性见识更广,视野更开阔,她内心的矛盾就会消减。
我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对我影响很深:我们专业有很多比我年长的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还在读研读博,他们真的有缓解我的年龄焦虑,因为他们都并不是在一个世俗认定的年龄做“该做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女性,她的视野足够广的时候,看的书、电影、经历的东西比较多的时候,其实就正在完成自救。举个例子,如果某个人看过《煤气灯效应》,他/她就会对自己什么时候被pua很清楚,不会深陷其中。前段时间就有一个新闻,一个女性被她的丈夫对她打压,冷暴力,其实她对自己也有束缚,认为自己要奉献于这个家庭,但她最后通过旅行出走的方式完成了对自我生命的升华和和解,最后回到家向丈夫提出了离婚,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自救和扩展生命宽度的一个例子。《回声》中的李若一也是通过年轻的自己完成了对未来自己的救赎。
记者:其实现在许多对女性的偏见是经由原生家庭承继下来的,就像《回声》中李若一的原生家庭一样,孩子在接受到如此的耳濡目染,即使在试图逃离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陷入循环,您是否认为这是一种悲剧呢?
钟雨源:我特别高兴你们问了这个问题,因为我在前期剧本创作的时候,参考了一些意见,有些人建议我把父母的角色去掉。但是我就坚持保留,因为我想展现职场,家庭和婚姻对女性的三重束缚,而且建议我拿掉的一般都是男性,这件事情本身也很有意味。可以看出来李若一的父母是女强男弱的关系,而且母亲经常发脾气,二人经常剑拔弩张,所以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李若一,她内心会比较自卑。父母和家庭环境的交代也能 助完成李若一个人的角色塑造。然后说到下一代的问题,就是李若一跟她的女儿,其实我在110分钟剧本里面是有女儿这个角色的,我也会探讨李若一是否能自救成功,能否带着女儿一起逃离束缚。
女性在社会中,职场中经常会遭到不平等待遇,比如,同工却不能与男性同酬。这样的现象其实是非常普遍的。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那就改变自己吧。去自救,就是《回声》讨论的主题。
回声剧照

感谢参与回声制作的每一个人(排名不分先后):
袁锦麟 张正阳 翁梓灏 邹沂岑 李怡蓓 张亚龙 周玉婷 张宸硕 蒋鲜璐 刘小好 杨丹伊 邱晓璐 朱明明 孙彬 董歆宇 尹志成 尹妍熹 胡必文 刘爱心 林晨 黄君曜 霍虹瑾 卞忠兰 钟鸣 赵国松 包成尤 陈强 宋光恺 李键 张圣瑄 吴璇 纵然 王翊安 白宸东 迟荣坤 周文强 王灿 郭郭 林晨 郑峰 陆祖辉 罗鲁科 刘天翠 戴旭

采访记者 | 任昕阳 柳彦宏
文稿整理校对 | 柳彦宏 殷瑞
排版编辑 | 殷瑞

她视角 她电影
自在观影 计划 第二季
“她”电影联展
策展前言:
她:读: tā ( she;her)
1.“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人称的女性,到20世纪20年代女权运动的兴起,出现了tā这个音。
2 . 称代美好的事物或者是自己尊重热爱或喜欢的事物,往往用“她”字。
3. “她”电影: 她 主创的(不限 编 导 演 摄 等) 她主题的当代电影.
4. 跟随她的视角 凝视她的电影
5. “她”电影联展
“她”电影联展 志愿者团队
策划/外联:王倩 朱昱颖 李宗伦 王南昭 任昕阳 毕紫涵
外联组: 杨发财
宣传组:郑钰诗 尹小玲 傅盈瑜 李欣诺
记者/编辑:邓景文 殷瑞 柳彦宏
策展人:小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