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考研(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024-04-17 05:51:12
作者:gong2022
0
一、根据教育部考试文件,学校通知如下。1.我校不进行辅导,凡是打着我校名义的辅导都是诈骗行为。2.辅导班都是私人的,不要相信签订协议包过.集训营,全是骗人的。
二、报考事项安排
1.我校考生,持学生证,到学校考试中心,办理内部试卷。
2.内部试卷:包含历年真题、考试题库、内部复习资料。
3.内部试卷,联系微信 363916816 张老师,具体事项微信联系张老师。
4.学校为考生复习,印刷内部试卷。考试从题库抽题,包含考试原题。
5.有很多考生盲目复习,不知道考试范围,选择错误的复习资料,浪费时间和精力。
6.一定要按照内部试卷复习,包含考试原题,录取有保障。
三、以下是复习建议和提示:希望可以给考生带来 助:
1.一定要按照我校的内部试卷复习。因为我校的老师具有权威性,所以我校老师主编的试卷具有权威性。
2.网上很多试卷都不是我校的历年真题。这样的资料没有用处,具有误导性。
3.看看你买的试卷,主编是谁?是不是我校老师编写的。不是我校老师主编的复习资料,不要买了,没有用处,浪费时间和精力。
4.网上90%的试卷都没有用处,因为这些试卷都不是我校老师主编的。
5.如何区分试卷的好坏,首先看试卷的主编作者。考生可以网上查询主编作者,查询是不是我校老师主编的。
6.网课都是私人的。网课的老师都不是我校的老师,都不是大学教授,讲课的内容偏离了考试,具有极大的误导性。
7.辅导班都是私人的。辅导班的老师都不是大学教授,都不是我校的老师,讲课的内容与考试内容不同,具有误导性。
8.不要按照辅导班的教材和试卷复习。因为辅导班的老师都不是大学教授,老师都不是权威的,所以编写的教材和试卷也不是权威的,具有误导性。
9.辅导班虚假宣传,高通过率签订协议包过,不要相信。因为交费的时候容易,退费的时候各种理由不退费,完全是欺骗考生。
10.网上很多带有“考试命题研究中心、考试命题研究组”的教材和试卷,都是假的。因为教育厅没有这个部门。考生可以电话教育厅进行咨询。
11.考生买教材和试卷时,一定要看主编作者,因为关系到试卷是不是权威。
12.错误的教材和试卷,让考生误入歧途,浪费时间和精力。
四、选拔对象条件
1.无重修重考记录,在校期间未受到任何法律或纪律处分。
2.考生应当进行体检,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要求。
3.招生人数将根据招生计划适当调整,调剂另行通知。
五、报名资格审核
1.按照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以及专业要求进行综合考核,学校对招生简章考核符合条件的进行报考材料的审阅应当依照学科和专业计划,关键要注重考生学业成绩和科研学术水平。?
2.同时要兼顾专业的总体规划特点,针对不同的目标制订不同的规划纲要,必须按照对应的学科进行,对于部分科目结合发展规划制订实践环节,坚持理论和考核协调发展。
六、录取分数要求
1.学校结合考生的报考专业和招生简章来划定专业分数,专业有特殊要求的进行划定资格线按照报考根据学科总体规划要求同时结合社会需求,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确定各专业成绩标准要求。
2.总体结合学科计划人数比例划分专业控档分数,根据报考综合情况来确定专业成绩。根据规定程序要求,按照志愿最低控制线上进行投档,择优录取并发送录取通知书。
3.学校按照专业学科规划,首先根据专业划定主干科目分数学术要求,然后结合当年的情况制订专业资格分数统筹安排结合实践和专业两者相结合达到总体分值。
七、入学管理事项?
对于录取的考生进行注册学籍,每学年进行一次年终考核记入学生考务管理,入学后根据学校的要求进行登记,每个学科制订发展规划,统一管理建立考生档案制度。
?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财政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8年的中原大学,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现有硕士研究生8600余人,博士研究生1200余人。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以及各层次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地区学生的招生权。学校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哲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等11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3个,作为创始成员之一成立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牵头发起中国财经一流学科建设联盟并当选理事长单位。学校在与财政部、教育部、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良性互动中,打造了一批高质量智库。现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委改革智库1个、省委新型智库1个、湖北省中特中心1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8个,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余个高水平学术平台。
学校学术氛围浓厚,学风严谨朴实,在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了“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践行着“砥砺德行、守望正义、崇尚创新、止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人文化成,融通创新”的研究生教育特色,桃李遍及海内外。
一、招生规模、考试方式及学习方式
(一)招生规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23〕2号)相关规定,我校2024年预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3000余名(含推荐免试生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研究生等)。各学院(中心)目前公布的2024年各专业拟招生人数详见《各专业拟招收硕士研究生(非专项计划)人数汇总表》(附件5),拟招生人数包括推免生,不包括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研究生,仅供报名时参考。接收推免生人数须以当年最终确认录取的推免生数为准。学校最终招生计划总数以教育部当年印发的分单位招生计划文件下达数为准。录取时学校会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综合考虑生源状况和学科发展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整。
(二)考试方式
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方式分为推荐免试、全国统一考试。
我校拟接收推荐免试生1000余名,推免生接收工作预计于2023年9月下旬启动(具体时间以教育部通知为准),报名、复试、录取、奖励措施等具体事宜请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推免生工作”栏目发布的《2024年接收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章程》等专项工作通知。
我校各专业接收推免生情况将在推免工作结束后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约为10月中旬),请考生在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结束前及时查阅。
(三)学习方式
根据《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考试招生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招生专业目录中各专业下“研究方向。我校非专项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按非定向类别录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按“定向”类别录取,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按“定向”类别录取。考生应根据国家招生政策、学校招生简章要求及本人实际情况慎重选择报考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
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者国家承认的其他入学方式,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修业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一般应适当延长基本修业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我校2024年招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和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审计硕士)、金融专硕(非全日制方向)、法律硕士(法学、非全日制方向)、法律硕士(非法学、非全日制方向)、人工智能。各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的学习方式、修业年限、收费标准等内容详见相应学院、中心招生简章。
二、报考条件
考生负有遵守报考条件的责任。考生报名前务必认真阅读并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教育部《招生章程》中所列的各项报考条件及具体要求。教育部《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明确规定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的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我校各专业(含

少数民族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专项计划)不接收最后学历为专科的考生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审计硕士除外)。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应符合(一)中的各项条件外,要求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应符合(一)中的各项条件外,要求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人员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方向)、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应符合(一)中第1、2、3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工商管理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应符合(一)中第1、2、3各项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毕业学历后具有5年以上管理工作经验。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法与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数字经济与法治(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双硕士教育合作项目报考条件详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简章。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
(一)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3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完成网上报名程序。考生应认真阅读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因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每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相关要求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9月发布的《考点须知》。
4.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招生单位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考试安排等事项,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二)网上确认
1.网上确认时间一般为11月初。具体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和公布,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10月底发布的网上确认公告。
2.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3.考生网上确认时应当积极配合报考点,根据核验工作需要,按要求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等。
4.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5.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网上确认时须提供在有效期内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
6.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7.应届考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往届考生应就近选择本人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的报考点。
8.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并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未完成网上报名及缴费、网上确认、资格审查等任何环节的报名均为无效报名。
(三)注意事项
1.考生报名前请认真阅读并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我校《招生章程》中所列的各项报考条件和具体要求,在初复试、录取检查等各阶段,教育部、学校和学院将对报考资格进行多次复审。对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取消报考资格、各阶段成绩无效,相关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报名时不需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原因使学校在规定时间内无法调取考生档案,影响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学校不承担任何责任。
2.考生(含推免生)要如实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3.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网上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4.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社会工作、国际商务等专业下设有不同研究方向,分别隶属不同学院,请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正确选择、完整填写所报考学院、专业和研究方向。
5.我校非全日制各专业及研究方向只按“定向就业”招生录取,报考非全日制专业、方向的考生“报考类别”必须选择“定向就业”,并需准确填写“定向就业单位所在地码”“定向就业单位名称”字段信息。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进入拟录取阶段须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经定向就业单位签字盖章的《定向培养合同》,否则不予录取。除“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外,全日制研究生必须按“非定向就业”录取,拟录取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将全部人事档案转入学校,否则取消录取资格。
6.“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
7.报名、网上确认、初试成绩与初试合格线、复试名单、复试方案、拟录取手续办理、拟录取名单公示等各个阶段关键信息均将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专项工作通知,不另向考生邮寄书面材料,请考生在相应时间内留意学校研招网站通知,相关工作要求均以网页信息为准。
四、初试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全部科目由国家统一命题考试的专业:会计、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和审计等专业学位硕士。
我校除上述专业的其他专业由国家统一命题考试的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其他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初试时间为2023年12月23日至24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5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位确定,不超过14:30)。初试地点为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点。
五、复试
复试预计将在2024年4月左右进行(具体时间以学校发布的复试工作通知为准),实行差额复试。合格生源比例不足的,按实际合格生源数组织复试。
在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以报名网上确认截止日期前所获得的文凭为准)、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专业知识考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测试等。复试阶段进行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其中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审计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由招生单位在复试中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具体复试安排以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公布信息为准,复试时间及地点另行通知。
六、调剂
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由学校按教育部录取政策确定并公布。
七、拟录取和录取
学校在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和各省级教育招生管理机构的补充规定,根据学校招生章程、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在招生计划内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拟录取硕士研究生须将全部人事档案转入学校,或在录取前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