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考研复试很难吗:考研经验|2020一战跨考北大信工初复试经验分享




2022-06-28 16:02:19
作者:gong2022
0

个人背景

武汉大学遥感专业应届毕业生,绩点排名 60%,英语六级 586 分,本科涉及一些计算机相关课程和编程实践,无挂科、补考经历。但没有扎实掌握所学内容,导致基础相当薄弱,且几乎无项目和比赛经历。

个人认为与同届其他优秀考生想去甚远内向的人考研复试很难吗,最终也是靠着初试成绩侥幸上岸。近日已有很多 20 考生陆续开始分享自己的考研经验,本文发帖较晚,只希望介绍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为之后考研的同学们提供参考。文章较长,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阅读。

初试

我从 19 年 6 月下旬正式开始考研复习,中途学校课程实习耽搁了一些时间。复习过程中的具体时间安排因人而异,我只将自己每门科目各方面的复习做一个简单地介绍。

政治 (75)

基础:《 知识点精讲精练》+ 考研政治强化班视频。

两位导师都有各自的讲义和辅导视频,不过这种搭配方式也比较流行。 老师讲课很生动,听课时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勾画和记忆,你会发现考研政治真的非常有趣。我是从 9 月下旬开始复习政治的,配合精讲精练快速过完强化班视频,就算完成了基础部分的学习。

强化: 《1000 题》+ 《优题库》。

的优题库有配套讲解视频,我是边看视频边做题刷完这本书的, 的 1000 题也就只做了一小部分。两本书题量都很多,可以根据自身复习情况有针对地选择章节刷题。

每一道做过的题都要分析清楚四个选项,找出对/错在何处,对于常考的知识点要用专门的笔记本分门别类记录下来。时事政治方面可以翻一翻形势与政策的小册子 ( 和 都有,选其一即可),加深下印象,后期根据模拟题目再做重点记忆。

冲刺:真题和市面上的冲刺卷 (肖四、肖八、 8 套卷、 4 套卷) 的选择题都建议做一做,不同老师的命题思路和角度都有各自特点。

同样地,自己计时做完后要根据参考答案和精讲精练分析四个选项,最后统计错题分布 (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和时政),找到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提高。主观题方面,我只背了肖四,里面所有主观题的回答我基本都一字不漏地全部背了下来,实在没有时间精力背肖八和 小黄书了。这种笨办法纯属个人经验,希望大家按照自己的能力进行复习。

考试:关于政治选择题分布流传着很多玄学“规律”,与其摸索这些不如扎实提高自身基础,遇到实在要靠猜的选项再根据直觉进行判断。前文提到我只背了肖四,但其实并不一定能押中考试题 (似乎考题避开了肖四偏爱肖八?),但只要认真审题分析角度,把自己背过的东西相关的都套进去内向的人考研复试很难吗,基本也能拿到应有的分数。

英语 (82)

基础准备:我大概从 18 年底就开始在墨墨背单词上背六级和考研英语词汇,中途没有间断,提高英语词汇量对于考研英语阅读的提升很大,一定要坚持背单词。

英语前期我还每天花了半个小时用于练字,但实际证明毫无必要。考研复习时间相当宝贵,只要字写得不算特别难看,都不用花费精力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写作水平才是首先需要提高的。而且作文分值占比本来就不如阅读理解,更别提北京阅卷会把英语作文分压低了。因此希望大家复习时分清主次,有所偏重。

阅读:我主要练习了 2010 年之后的英语一真题,所用资料为张剑《黄皮书》和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

一开始阅读也错了不少,后来看了 的阅读真题课 (他的其他视频和书没看过不作评价),在将老师方法和自己的方法结合之后阅读水平有着明显提升。建议大家可以按照这种方法,对阅读出题类型分类,分析每题四个选项的对/错之处,总结出命题人出题规律。当然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最后几年的真题我就没来得及做这些工作了,不过练了几套卷子基本就可以把阅读错误率控制在两个以内。

完形:完形一开始错得怀疑人生,幸好分值不高。我尝试过照着参考答案写出每个选项的词义和词性内向的人考研复试很难吗,代入原文阅读,也试过先通读再回头选词等方法,似乎有一点效果。

内向的人考研复试很难吗

实际上做多了发现历年真题的完形越来越简单,随着练习量的提升错题数也会下降。如果英语基础不太好,建议不要在完形上花太多时间,主要攻克阅读部分。学有余力的话再试着提高完形正确率吧。

写作:参考资料为何凯文《写作高分攻略》,仿照他的模板自己准备了一些开头和固定句式,考前也背了几篇不同类型的作文 (自己在范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写作方面属实没有太多经验可谈,因为临近考试,准备时间非常仓促,对于不同题材的文章没有做足够的总结,只能靠着从范文中摘抄的句子拼凑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希望各位考试复习时提前准备考研英语作文,不要像我当时一样手忙脚乱。

数学 (112)

基础: 《高数基础班》+ 《线代基础班》+王式安《概率论基础班》以及各自对应的讲义,刷题用的是 《1800 题》。

刚准备考研时,因为还没开始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所以每天大概花了 8 个小时跟着基础班学习。因为基础不好,所以高数选了 老师,的确讲课很详细,甚至概率论因为一度听不懂也看了部分他的概率论课程。当然各位老师教学水平都是有保证的,不用过分纠结。

强化:网课视频有 《高数强化班》+ 《线代强化班》+王式安《概率论强化班》,二刷了 《1800 题》。

在网友推荐下买了毛纲源的《考研数学常考题型解题方法技巧归纳》,这本书部头不小,涉及到了考研数学中的基本所有题型相关的解题技巧,读完也受益匪浅,我只认真看完了高数部分,线代和概统部分在后续刷题过程中大概浏览了一下。此外,还看了李正元的《最后冲刺超越 135 分》,这本书也归纳总结了很多题型,而且不厚,能够快速刷完。

冲刺:意识到该刷真题时已经十月了,匆忙之下刷了两遍近十五年的真题,每次做完打分也有详细总结,模拟卷刷了李林的《六套卷》和《四套卷》。

其他:我的数学成绩相对较低,个人总结是因为刷题量过少且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每做完一套卷子,我都会重新写出试卷上每一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详细步骤,并且做错题总结,但这样也耗费了大量时间,导致后期刷题量不足,市面上很多模拟卷来不及练习。

后来反思还是认为对于相同类型的题目只需要总结解题模式,不会的或者陌生的题才重点攻克,也许这样能提高效率。希望各位考生引以为戒,在倾注大量精力于数学的同时,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提高效率。考研数学只会越来越难,这一科目特别容易拉开差距。

专业课 (116)

王道单科书:系统性地二刷四本王道单科书,认真完成每章节的选择题,简答题部分因为精力有限只选择了部分真题来做,数据结构的算法题基本跳过 (后期结合了张铭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总结了常见题型的基本格式和思路)。

计组的题目和 801 差别较大 (王道上的题快速过一遍就好),操作系统主要总结了 PV 操作各类问题 (这部分是必须掌握的重难点,考试前夕也要拿出来看一看),计网的简答题不会太难真题可以都做一下。

MOOC:在B站上二刷了北大陆俊林老师的《计算机组成》课程和陈向群老师的《操作系统》课程,严伟老师的《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课程没有来得及看 (只打印了 802.x 协议、应用层、网络安全部分的 PPT 自行阅读)。

801 四门科目的课程视频、课件及其课后习题都能在华文慕课和 Coursera 上找到,我只重点完成了计组和操作系统的课后题,同时把 CSDN 博主闲狗总结的题库打印下来在冲刺阶段进行复习。有条件的同学建议四门课程的课后题都做一下,当然请注意协调自己的时间安排。

408 真题:可以先把 09 年及之后真题的选择题按科目分专题完成,也可以计时按年份完成,做完后也要分析总结,之后再复习或者二刷。简答题部分质量都比较高,我是对照着答案完成了一遍,做完确实可以加深对专业课的理解,但是和 801 的出题风格大相径庭 (尤其是计组)。

801 真题:这方面现成的资料较少,不过近几年有师兄师姐回忆整理的真题 (可以在论坛和 QQ 群找到)。但每年题目变化较大,不能指望一定会考到原题,只能根据单科书、MOOC、408 真题等资料打好基础,再通过仅有的部分 801 真题熟悉下试卷结构和命题模式。也要多方面总结历年经验贴,从前人经验中找到 801 考试的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其他:作为跨考生,专业课复习是我最头疼的,一方面不能像数学那样安排大量的时间,另一方面又随时担心单科过不了线。考场上拿到试卷时也很懵,选择题数量从往年的 40 道减少到 25 道 (左右),数据结构考察了自己复习过程中从未见过的知识点。

自主命题的规律很难摸透,只能在复习阶段打好基础,从多渠道收集信息和资料 (如北大本科课程试卷或其他公众号等网络资料) 以拓宽知识面,才能够有过线的把握。

内向的人考研复试很难吗

复试

联系导师

准备个人材料。初试结束后便可以着手准备个人简历、英语水平证明 (四六级、托福、雅思)、本科成绩单、竞赛证书等材料,这些在之后的复试中都能用得上。

收集导师信息。公开信息来源有:信工官网、导师评价网、知乎相关问题。此外你可以在信工考研群内向师兄师姐提问,得到关于各位老师一手的评价。可以按照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等条目综合整理各位导师的信息,选择与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最契合的老师。

联系导师时机。一般情况还是建议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后就尽快 (通过邮件方式) 联系导师。我自己由于基础较弱,原本打算趁着复试前的时间补充一些项目经验再联系导师,但很惭愧因为效率低下未能完成,最终还是拖到了复试名单公布前几天才给老师发邮件。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导师 (如陈杰老师、张健老师) 会在个人主页上公布课题组信息和申请须知,希望考生在联系前能够仔细阅读相关说明,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准备。

个人经历。我在联系老师后的第二天就收到了回复,老师主要通过线上面试、论文阅读报告和线上机试三个方面对我进行了考察。其中,面试过程包括英语自我介绍与问答、数学基础考察 (对高数、线代、概率论中一些基本概率和理论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以及针对所提供的材料进行提问 (如简历、本科课程、个人博客等)。

老师和师兄师姐足足面了我 110 分钟,过程其实比较轻松,问题也不会很刁钻,但因为自身基础薄弱很多基础问题都没能答上来 (惨痛教训)。因此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准备,在初试和复试的复习中加深对数学、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简单地记忆。

其他注意事项。一次最好只联系一位老师。如果老师没有回复或者只给出模糊的回应,也先正常准备复试不要着急,可以尝试联系其他老师,或者等到复试结束后再次给这位老师发邮件。

复试经验

复习及材料准备。一定不要拖延,初试结束后忙完手头上其他事情 (如应届生可能会有毕设开题等工作) 就可以开始准备复试了。

在未被录取之前都不要懈怠,就算初试成绩过线,只要复试分数不及格也不能顺利上岸。尤其是基础薄弱而且还是跨考的考生,更要认真准备复试。信工近几年来复试都没有笔试和机试,这对于跨考学生和初试分数较高的学生来说比较友好,除非有特殊通知,建议大家都着重对面试各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准备。

面试流程。因为疫情特殊形势,今年以线上会议进行复试。很不幸我毕设答辩和考研复试在同一天下午,因此招生老师将我顺延了几位进行面试。进入会议后明显感觉老师很急躁,因此进行完英语自我介绍,让我依次从数学、计算机、算法、开放题中各抽一道作答 (题目大多不偏不难,此处便不再赘述),答完之后直接被移出会议,面试用时估计在 15 分钟左右 (上午面试大概是 20 分钟一个人)。

个人建议。今年的复试还是比较水,很多同学的面试过程都没有英语问答,也没有针对个人材料进行的提问,因此可能对于 21 考研参考性不大,建议同时参照 19 年的复试经验贴进行多方面的准备。

面试考察范围比较广,因此在准备过程中不仅要回顾初试所学知识,也要对计算机相关领域进行拓展。当然肯定存在自己不会的题目,对于数学、算法题你可以只答出解题思路而省略纸面作答或写出伪代码的过程,实在不会的题目可以大方承认、表明继续学习的决心并主动申请换题。面试过程中老师都比较友好,氛围也不会太严肃,因此不必过分紧张。

其他建议

本文介绍的只是一些片面的个人经验,其中各种细节和技巧其实都不用特别在意。各个网络平台都有相当多的经验贴,可以选择一些收藏,在复习过程中时常翻出来,根据前辈们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计划。

希望大家也多浏览、多归纳,相信你能在复习过程中能够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具体的时间安排,也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复试准备同样如此,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初试结束后就尽快开始,不要松懈。

因为复习时间有限,考研过程中数学教材、计算机参考书目我都没有看过,直接拿着辅导资料开始啃也许能帮助你通过考试,但不能保证你有着巩固的学科基础 (尤其是对于跨考生)。

如果只是囫囵吞枣,没有深入理解学习过的概念和理论内向的人考研复试很难吗,很容易在之后的复试面试乃至研究生涯中吃亏,希望大家能够吸取我的教训,在考前考后都坚持学习和总结,加深专业理解。另外,初试结束后也可以多看一些网课视频 (如,吴恩达机器学习,线性代数的本质以及其他经验贴中推荐的课程) 补充专业知识。

考研过程相当漫长,要调整好作息规律和个人情绪。既要严格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也要在完成阶段任务后适当放松和休息,总结完经验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规划。